“怎么了菜菜?”李韩绮问。
菜菜猛力嗅了嗅,发出一串急促的叫声,接着快速从她身上跳到地面,朝一个方向爆冲。幸亏女人有心理准备,及时抓紧了狗绳。
她站起来,被菜菜猛地一扽,险些摔倒。
“你发什么疯?”李韩绮叫道。
她满腹狐疑,林嘉一也不明就里。菜菜的行为太异常了,大晚上的,到处都黑乎乎,他会被什么惊动?
这时刚好有辆车经过,前大灯光线雪亮刺眼,照亮了女人和男孩的视野。
林嘉一顺着菜菜猛冲的方向望去,发出惊呼:“阿姨你看,那是……”
第三十五章 疑云
几天后的周二中午,李韩绮和杨馨难得在公司吃一次食堂。杨馨说,她都快忘了食堂的菜什么味了。李韩绮问她,最近工作是否顺利。
“就还那样,我们行政部干的那些活儿,有什么顺不顺的。”杨馨回答。
李韩绮点头,心想赵文秀在这件事上倒是信守了诺言,帮杨馨逃过一劫。
事情是这样的:先前,李韩绮曾偶然听到赵文秀和别的中层聊天,说她家里俩孩子面临择校难题。她家老大是女儿,在本市一所公立强校上小学二年级。赵文秀对那家学校不够满意,觉得老师水平不行,责任心也不强。老二是儿子,更是全家的掌中宝,教育上不能有半点马虎。她选来选去,看中一所叫“稚英”的私立小学。只是这学校不好进,名额有限,需要蹲,等有孩子转出来再趁机转进去。
这稚英小学,与林嘉一所在的英秀同属一个教育集团,稚英的对口初中就是英秀。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去那里上学,归根结底,是为了保证孩子能直升初中,这样中考就稳了。
那天李建业大闹公司,李韩绮又在赵文秀的办公桌上看到了稚英的传单。她一下子想到这个片段。赵文秀使不上的劲,也许她使得上。她是真“认识人”啊,而且认识的还是重要人物。这还要感谢李建业当年结识了同事钱芳玉,歪打正着,给他女儿李韩绮留下一棵救命稻草。
她联系了钱阿姨,得到的情报同样是:学位需要等,不是随时有。但钱芳玉说,她可以帮忙看着,一旦有孩子申请转学就通知李韩绮。稚英和英秀虽然是优质名校,不过经常会有外籍学生回国,或者中国孩子去海外上学的情况,所以等待还是有希望的。
李韩绮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赵文秀。上司说,容她考虑考虑。很快,赵文秀当面找到李韩绮,口头上表达了“接受交易”的意思。
再然后,裁员名单上“杨馨”那一行就真的消失了。
此时此刻,李韩绮望着对这些内幕一无所知的好友,心里很感慨。
杨馨问她,家里情况如何?李韩绮说,最近倒是风平浪静。上次大概是闹得太厉害,李建业可能知难而退了,和韩桂兰都再没了动静,也没再来找事儿。至于孩子,每天按部就班上学,一切正常。她嘴上没说,心里想,上次与林嘉一推心置腹谈过一次后,他就不曾再提要不要回爷爷家的问题。
女人忽然问好友:“你觉得,收养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很奇怪吗?”
杨馨略一犹豫:“对现在的人来讲,可能是有点。但是咱们父母辈小的时候,甚至咱们小时候,不是经常有两口子抱养子女这种事吗?有些人是没生育能力,去收养一个小孩,有些就是看孩子可怜,没人管,自己领回家养。那时候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她俩正聊着,李韩绮同部门的同事小艾端着餐盘过来。两个女人招呼小艾在她们身边坐下。
“你们聊啥呢?”小艾很感兴趣。她今年二十八岁,与辛自然同龄,性格也有点像,很外向。
“哦,就随便瞎聊呢。”杨馨敷衍。
李韩绮却又把刚才的问题向小艾问了一遍。
小艾歪着头:“反正如果是我,我是肯定不会收养孩子的。生我也不想生。不过别人收养我能理解吧,有些人想要孩子要不上就会这么做。”
另外俩人对视一眼。
“那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就是……这人感觉孩子怪可怜的,想把他留在身边好好照顾?”李韩绮诱导式提问。
“啊?那这人不就成圣母了?”小艾笑起来,“生活中有这种人?没有吧!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得被坑死?只有小说才会这么乱写。”
李韩绮不做声,默默低下头吃菜。
小艾看出她不对劲,不由得一怔:“咋了李姐?”
杨馨连忙打圆场,拿出手机,打开一个 APP,递到小艾面前:“说到写小说,我还真是在写。你们看看,前几天签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