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学生们都到齐,丁老师一声号令,大家上了校门口的校车,前往活动地点。下车后,派出所的两位民警来接大家。同学们跟着老师和警察叔叔,来到附近社区。
林嘉一一直站在赵峻青旁边。自从知道赵父是医生,他对赵峻青的感觉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发传单的时候俩人挨得近。眼看路上人不多,孩子们闲下来。袁思思是个娇弱的女孩,被太阳晒得有点难受,就到旁边树荫下休息。丁老师与一位民警不知道在交流啥,聊得热火朝天。
这边就只剩下几个学生抱着传单守株待兔,等待再经过的人。
赵峻青感觉到林嘉一的目光,回头看看他:“你是不是有话想跟我说?”
他猜对了,林嘉一的确想问他点事。不过话到嘴边,男孩觉得不好开口。他莫名想到昨天午饭时的情形,他想跟三人组讨论模拟考,可是人家各有各的话题。
他忽然就有点敏感多心,犹豫片刻才问:“高尔夫好玩吗?”
赵峻青笑出声:“啊?这是什么问题。”
林嘉一顿时尴尬。赵峻青看出来了,立刻又说:“运动么,你感兴趣就会觉得好玩,不感兴趣就不好玩。”
“你爸爸经常带你去打球吗?”
“也不是,因为他工作很忙,并不是经常有空。你是不是也对高尔夫感兴趣?下次我们去的时候叫你一起,怎么样?”
“不不……我其实是想问,你爸爸的工作……”林嘉一脸发热,索性豁出去,“其实是我家里有个病人,得了癌症,我不知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能不能找你爸爸帮帮忙?”
他说的“病人”就是爷爷林江。
林江患癌的事没瞒着他,因为倘若老两口不如实相告,林嘉一不可能跟着李韩绮生活。按照法律规定,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需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就算只从情理上讲,林家老两口也不可能连哄带骗,把这半大的孩子送出去。
林嘉一知道,要是在医院有熟人,看病会方便得多。他爸林潼刚走那会儿,他对生死之事还很懵懂。一天深夜,他起来上厕所,无意间听见爷爷奶奶在房间里小声哭,说当初要是再努努力,“找找人”,找个专家,也许能保住儿子的命。年幼的林嘉一对这段对话印象深刻。而如今第一医院是全市最好的医院,副院长的儿子就是他同学,他当然想问问。
赵峻青顿了顿:“现在治疗是有什么困难吗?是住院没床位,还是需要开刀?或者有什么疑难症状?”
林嘉一怔住:“我只知道是肺癌。”
“这样吧,你回家以后再了解了解情况,如果有什么具体问题,你再来找我,我回去问我爸。”
林嘉一点头:“先谢谢了。”
“没事,咱们都是同学,有事都可以跟我说。”赵峻青的态度客气周到。然而这种滴水不漏本身就令林嘉一感到羞愧。他还不明白,对于有些家庭的孩子来说,自己侠义心肠没问题,但要让他们为朋友向父母开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想求赵父的人很多,因此对于这个道理,赵峻青从小就懂。
此时,一群穿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身背户外书包,头戴遮阳帽檐,向这边走过来。林嘉一赶忙凑上去发传单,离赵峻青远了些。
他一边假装热情宣传,一边想,他办事还是不够成熟,爷爷那儿的情况都还没搞清楚,就信口要麻烦赵峻青,甚至麻烦他爸。他可真幼稚。林嘉一觉得,他和赵峻青之间的距离不止是一根高尔夫球杆那么长。
第二十五章 定位
活动结束时,已经是下午四点。林嘉一找丁老师报备说他爷爷家就在附近,今晚他要过去吃晚饭,然后再回自己家,就不跟同学们一起回学校参加课后托管了。他这话略有水分,却也不算撒谎,毕竟他没提“父母”是否知情,老师也没问这么细。
“你的课本和作业怎么办呢?都还在班里吧?”丁老师问。
“我都带着来了。”林嘉一指指一旁的书包。年轻男老师就同意了,还与男孩交换微信,叫他晚上到家以后跟他报个平安。林嘉一还觉得有点好笑。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可是一出来,老师就不再严抓校纪了。
男孩到达爷爷家时,李韩绮正坐在工位上,对着电脑发呆。屏幕上是一张表格,更确切地说,是最新一批裁员名单。
同部门的小艾经过,见到李韩绮鼻头发红,眼睛里也好像有泪水。小艾吓一跳:“绮姐,你怎么了?”
“哦,没事,我有点过敏。”李韩绮抽了张纸巾擤鼻子。
“我有氯雷他定你要吗?”
李韩绮说要。她只是想找个借口把小艾支开。对方再不走,就会看到她流泪的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