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合总笑的,幸福了,他又幸福了】
很好,合承忆凭自己的本事,终于把自己的称谓从“姓合的”“我来哥”变成了“合总”。
不过在合承忆看来,叫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又站在了灵谷村。
上一期的飞行嘉宾祖坤也来了,他一下车,就蹿到合承忆面前。
合承忆冲他抱拳:“您又来了!”
“您又又来了!”祖坤不谦让,帮合承忆数着。
在场的人哈哈大笑,潘崇峰抱着玥玥坐在凳子上,笑得推了推快要滑掉的眼镜。
玥玥下了飞机再坐车,晕车了。潘崇峰抱着玥玥,给她贴了晕车贴,又轻轻揉着太阳穴,时不时问玥玥想不想吐,还请司机开稳点。
这潘大总裁,确实是比刚参加节目时,强多了。至少玥玥休息之后,状态还不错,没有吐槽他老爸。
时间来到了十月下旬,深秋的灵谷村小风阵阵,带着凉意。
恰恰打了个寒颤,叶杳蹲下来把他小外套上的扣子全按上了。外套勒着恰恰的小肚子,他哈哈笑了起来。
恰恰可爱的小模样让合承忆心里暖呼呼的,他跟着蹲下来,捏了捏恰恰的脸蛋。
“你怎么能这么可爱啊?”合承忆真是恨不得天天把恰恰抱怀里亲。
叶杳扭头瞧合承忆,心说这人今天怎么有些莫名其妙。
合承忆感受到叶杳的目光,又转过头来瞧着叶杳傻乐。要不是这儿人多,他可真想把眼前这一大一小都抱起来。
杜爷爷和鹏鹏一如既往地在村口等着大家,为大家准备了热乎乎的水和可口的瓜果。
短暂休整之后,各家又回到了他们已经住熟悉了的房子里。
恰恰走在前面,要不是叶杳在后面提醒他看路,他早就跑着飞到玉米屋了。
一推开门,恰恰就“哇”了一声。叶杳快步跟上他,也睁大了眼睛。
原来玉米亭里,新装上了秋千。
“秋天,秋千!”
恰恰快活极了,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跑到秋千边,一脸期待地扭头望着叶杳。
叶杳望向合承忆,用眼神询问这是不是他弄的。
果然,合承忆摸了摸后脑勺,眨巴着眼睛回答:“我出的费用,请节目组帮忙安装的。要不是时间错不开,我就自己来弄了。”
“哎…”叶杳扶额,“你可真是要把恰恰惯坏了。”
合承忆预感自己日后会在育儿上与叶杳产生分歧,但他此时决定装聋,大步向前,把恰恰抱上秋千。
秋千前后晃动起来,伴着恰恰清脆的笑声。
叶杳看着玉米亭里无比开怀的恰恰和合承忆,也跟着笑了起来。
谁能拒绝幸福呢?
*
在灵谷村的第三次录制,主题是“衣”。
《带着娃娃归田园》让嘉宾全方位感受乡村生活,以“衣”“食”“住”“行”分为四个板块。每期节目着重其中一个方向,但各块内容又相互交叉。
这就是生活的原本样貌,那些细节缝在我们的每一天里。
如果只讲“衣”,节目会显得单薄。导演走访了灵谷村的许多村民,决定扩展这一主题,让嘉宾们走近村中的手艺人。
当天下午,几组嘉宾就一起来到了村里的篾匠家里。
篾匠叫老赵,家里的外墙壁上,挂着的都是他手制的簸箕、篮子、筛子等等。
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篾匠是个陌生的职业。因为这些生活必需品已经可以通过机器量化生产,这种古老而原始的工艺,已经日渐走出大家的视线。
这些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用品,在过去是经过篾匠亲手制作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用具,都是用竹子的薄片经手工制作而成。在灵谷村,还部分保留了这样的生活样貌。
篾匠的技艺,需要多年的细致磨练才能出师。如今还能延续这个手艺的,多是村里的老人。
恰恰握着叶杳的一根手指的小手一紧,清亮的声音响起:“竹帽帽!”
老赵家的陈设,恰恰不陌生。以前在宁村生活的时候,村里的篾匠看他白白净净,怕他晒黑,每年都会给他做一顶小竹帽。
可能是记起了他的小帽子,恰恰松开叶杳的手,走到了老赵跟前。
老赵和其他人一样,不知道恰恰要做什么。他微微张开嘴巴,惊讶地看着恰恰。
恰恰自顾自做着自己的事,他掰开老赵的手指,用他白嫩嫩的小手抚着老赵手心的纹路。
软嫩的触感让老赵微微一怔,不可思议地望着恰恰,一时忘了动弹。
老赵的手,长年累月地劳作,干燥而粗糙,布满伤痕,指节肿大,沟沟坎坎都是岁月的印记。
他不常这样看自己的手,更没有被人这样仔细地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