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发遮挡了羿玉的视野,他只能看到缕缕发丝“分割”后的方先生。
“……我没事。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
方先生半蹲着,一时之间倒也不急着起来,非常好说话地道:“请问。”
羿玉捋了一眼眼前碍事的头发,确保自己能够清楚完整地看到方先生的脸。
他先是盯着方先生的眼睛瞅了会儿,然后才问:“试验品是不是在地面上投放的‘诱饵’捕捉到的东西?”
方先生非常干脆地回答:“是。”
“好。”羿玉又问,“投放‘诱饵’时,天上的‘黑云’与试验品有没有关系?”
羿玉是最近才将试验品,准确来说是诱饵与那些“黑云”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那个时候,有个研究员问那是不是鸟群。
陈斯衡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却没有给出另一个答案。
陈斯衡的回答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他确定那不是鸟群,却不进行更深一层地推理。
但是羿玉也算是有些了解陈斯衡的说话方式了,他其实有点冷幽默,或者说“冷尴尬”,有时候说着说着突然自言自语或者低声絮叨都是很正常的。
唯独果断不正常。
就像是陈斯衡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更知道不能将真相告诉其他人,所以非常理智地闭紧了嘴巴。
而能够让陈斯衡守口如瓶的,羿玉只能想到“9-4-12计划”相关的东西。
所以在问了第一个问题之后,他却调整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
方先生这次犹豫了一会儿:“……有关系。”
没有更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了。
“好。”羿玉没有追问,而是问了自己的第三个问题,“方先生,你是谁?”
方先生有些意外地歪了下头。
第364章 观察日志一
这个问题乍一听有些奇怪。
什么叫“方先生,你是谁”?难不成眼前这个方先生还能是被人假扮的吗?
这个任务世界又没有可以幻化成别人模样的邪佛。
实际上,羿玉最后这个显得有些奇怪的问题,其实可以理解成好几个意思。
比如说,“方先生,你的名字是什么?”、“方先生,你的职位究竟是什么?”、“方先生,你到底是谁”等等……
通用语博大精深,一句话可以解读出无数种或相近、或截然相反的意思。
而方先生歪了下头,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我吗。我是方为止。”方先生选择了一个角度,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说完之后还有些感慨,“我很长时间没这么正儿八经地介绍过自己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从方为止变成了所有人口中的“方先生”。
得到这个答案的羿玉没什么表情地抬起手,将剩下半瓶水喝完了,然后一捏水瓶,抛给方为止:“方先生,麻烦帮我扔一下。”
方为止一差不差地接住空瘪的水瓶,倏然笑道:“好啊,我会帮你带出去的。”
他一手拎起地上的防护服,一手拿着两个空水瓶。
“那么,下次见。”
羿玉稍微抬了下头,“嗯”了一声。
·
方为止离开一号模拟室之后,大得有些离谱的黄沙之中只有羿玉一个人的足迹以休息室为原点,不断向黄沙之中蔓延。
沙漠之中仅有一个人的时候,安静得有些荒芜。
羿玉每走几步,回过头时自己的脚印已经被黄沙所掩埋。一号模拟室里显然有模仿地面环境的风力系统,只是风势远没有地面上那种呼啸之态。
他丢失了来时的路,但好在这里是模拟室,就算看起来无边无际,也并没真的没有尽头。
羿玉收回视线,往前方看去。
……
工作时间结束,今天的观察日志也写完了。
羿玉写完工作日志,仔细检查了一下错别字和语序,确认没有什么错漏,便将观察日志夹到了文件夹里,继而起身,脱下防护服。
被文件夹夹着的观察日志被羿玉起身带起的气流吹起一角,白纸之上的黑字清晰而流畅有力。
[观察日志一:
(1)下午两点五十,有疑似试验品的黑色不明生物在距离我二百米左右的地方出现,三十秒后消失。
(2)下午四点三十六,黑色不明生物在距离我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地方出现,三十秒后消失,无法判断与(1)是否为同一个生物。
(3)下午五点零三,黑色不明生物在休息间外一百二十米的地方出现,三十秒后消失,无法判断与(1)(2)是否为同一个生物。]
羿玉离开的时候没有带走文件夹,方为止之前说过,实验日志每隔三天提交一次,今天不过是第一天而已。
防护服一离身,蒸腾热气便无孔不入地袭来,从休息室到金属门短短十数步,羿玉颈侧已沁出了一层细汗,呼吸之间也尽是闷热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