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亭:“最近《洗牌》票房不错,恭喜。”
顾白:“是啊,票房上涨挺不错的,我都快飘起来了,所以跑个步冷静一下。”
秦子亭:“有种你在使用跑步机原始用法的既视感。”
顾白:“啥?”
秦子亭:“跑步机最初发明是为了惩罚犯人的。”
顾白:“现在不一样了。”
秦子亭:“嗯,现在……”
顾白:“现在是用来晾衣服的。”
秦子亭:“……”
突然就说起了冷笑话。
和秦子亭扯了几句后顾白的心情彻底好了,他再次投入了工作中。
他觉得他可以在银河影城上亏更多钱,他得好好谋划一番。
02.
随着随着银河影视城的逐渐火爆,《洗牌》也不可避免的被一次次提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周末一般是票房的高峰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极速追击》和《洗牌》两部电影的对比尤为引人注目。
《极速追击》在首映时取得了七千万的日票房,看似开局不错,但随后的表现却有些令人失望。日票房从七千万跌至四千万,减少了近一半。
这样的票房走势,几乎可以被视为是“高开低走”的典型例子。
在电影行业,这样的走势通常意味着电影在首映时能够凭借广告宣传和观众的好奇心吸引大量观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对电影的真实评价开始显现,如果反响平平,票房自然会下滑。
相对地,《洗牌》的表现似乎更为稳健。该片的日票房虽然起步不如《极速追击》那般惊人,但却显示出逐渐上升的势头,正在向一千万的日票房标杆迈进。
“从《极速追击》的票房下滑和《洗牌》的稳步增长来看,虽然两者的票房变化并非完全对等,但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不可避免。”电影频道在播报近期电影新闻时这样评价道:“在这种情况下,《极速追击》的片方群星传媒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宣传策略和电影的受众定位。他们可能需要调查为何观众的兴趣减退,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来改善口碑和吸引更多观众。”
兴趣减退的一大原因,在《极速追击》片方看来,是显而易见的事。
同一时间上映的两部电影时常会被拿来比较的,《极速追击》已经很不错了,但架不住路人来一句:相比之下我更推荐《洗牌》,《极速追击》看到后面有点乏味了,剧情太理所当然了,不如《洗牌》的环环相扣有意思。
于是不少人在看到这样的评价后就选择不去看《极速追击》了。
对于一些人来说,决定去电影院看电影并不是轻率的选择。这不仅仅是买电影票的问题,还涉及到其他因素,如安排时间、找到合适的同伴等。
如果他们从评论或朋友那里听说某部电影并不值得一看,那么他们更有可能选择留在家里或做其他事情,而不是在电影院冒险尝试可能不满意的体验。
这些评价的威力还是挺大的。
当然就票房对比来看,并不是所有不看《极速追击》的人都会去看《洗牌》,所以《洗牌》这波是被迫的损人不利己。
《极速追击》的片方群星传媒惆怅得很,同样是星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难道自己需要躲开所有银河传媒的电影,不论投资多少吗?这也太离谱了。
“《极速追击》的片方群星传媒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宣传策略和电影的受众定位。
他们也需要考虑未来是否应该避开与银河传媒旗下电影的直接竞争,或者采取不同的策略来确保自己的电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迄今为止,群星传媒已经不止有一部大片因为撞上银河传媒的电影,票房呈现出不尽人意的走向了。”
——来自电影频道主持人的锐评。
群星传媒老板关掉电视,郁闷得不行。
“现在银河传媒这部电影看上去就是没有进行进一步营销,但问题是它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你们当时给我的是数据。”
秘书:“《极速追击》目前是稳稳压《洗牌》的。”
群星传媒老板:“……这并不是安慰,而且,这是最后的事实吗?”
秘书:“事实上银河影城的事情也给《洗牌》带来了很多流量,所以嗯……”
群星传媒老板叹气中。
——
第130章
01.
樊老板:“我这就把你给杀了!让你们那些计划都烟消云散!”
主角:“哈哈哈,你以为解决了我就行了?解决了我他们只会更顺利,因为一开始我就是他们当中拖后腿的。”
樊老板怒吼道:“你们这群混账为什么盯上我?别告诉我你们是为了行侠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