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那边走来个学生模样的人,问道:“请问今天还有《神之墓》的电影票吗?午夜场也可以。”
卢岳:?!
卢岳立刻回答:“没有了!今天最后一张已经被我们抢了!”然后他就赶紧和售票员买了最后一张电影票。
结果就是两人先去网吧打游戏,到了午夜场后卢岳拽着对着电脑游戏恋恋不舍的束裕,把他拖进了电影院里。
被拖曳的束裕无奈说道:“真搞不懂你,这电影就这么好看吗?而且你都没看你咋知道这么好看的。”
卢岳:“肯定好看,你放心,你看了就知道了!不好看的话你出来和我说一声我就不看了。”
束裕:“……?”
卢岳:“哈哈哈开个玩笑,请你看电影你还不乐意啦?”
束裕:“好吧好吧。哎一个恐怖片再好看能好看到哪里去啊。”
束裕进了电影院后,卢岳在外面的按摩椅坐下开始刷手机,看有关《神之墓》的最新消息。
“几乎不看恐怖片的我看完后立刻安利给了周围所有人。”
“真的是太棒了!平时不敢看恐怖片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冲!《神之墓》的恐怖和其他那种视觉恐怖片不一样,真的超棒!”
“总之看了后就忍不住翻白眼想看看自己头顶有没有东西……”
“完了你这么一说我也想看。”
各式各样的网友留言让他心痒的不行,看着看着差点看到剧透,卢岳赶紧关了手机,开始玩手游消磨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电影结束了。
卢岳稍微有些担心了。
即使银河传媒的电影好,但那个卢姓导演的风波他也听过,万一这部片子没那么好呢?万一束裕不喜欢这部电影,自己岂不是坑了他,让他大半夜在电影院坐了一个半小时……?
闹哄哄的人群走了出来。
观察电影观众是否在电影结束后讨论这部电影,是衡量一部电影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如果一部电影能引发观众的深度讨论,那么这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
而这次,卢岳注意到讨论的人特别多。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几乎所有人都在热烈地讨论着电影的情节,几乎所有人都在目光闪亮地说话。
卢岳立刻站起来寻找束裕,然后他看到束裕的眼睛也在闪闪发光。
卢岳立刻就放下心来。
他走过去,笑着说道:“怎么样?”
束裕:“好看!真的是太好看了!”
卢岳顿时更加期待了:“真的好看吗?”
束裕:“真的好看!我没想到恐怖片能这么拍!”
卢岳:“对吧对吧?我就说顾总的电影很好对吧?”
束裕:“是的!特别好!以后你要看类似的电影,一定要叫上我。”
然后束裕就开始叽里呱啦描述了。
看样子是彻底安利成功了!
卢岳迅速插话,慌张地举起手:“等等等等,别剧透,我明天要保持着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坐进电影院里。”礼物还是在未知的时候打开比较好,有惊喜感。
束裕想了想说道:“明天你看的时候叫上我。”
卢岳:“啊?你要二刷?”
束裕:“是的,这部电影太好看了,我觉得我得二刷,补一下开头没注意到的细节。”
卢岳楞了一下,然后笑了。
这是个典型的案例,从顾白开始踏入这一行后,类似的事情就陆陆续续一直发生在有顾白电影的电影院中。
在如今这个数字化社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电影宣传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方式,但这种口口相传的形式对于电影宣传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忽视。毕竟线下和人交往会有一种和线上不同的信任感,让人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推荐。
02.
顾白对于《神之墓》的整个项目都是消极怠工的状态。
这体现在《神之墓》的每一环节。
电影初期就不说了,电影后面要上映的时候,银河传媒和院线那边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去进行谈判,这导致上映首日场次有限。场次数量同电影投资规模极不相称。结果是,很多地方的电影院接到了大量电话和留言,观众们纷纷要求增加《神之墓》的上映场次。
——这也是属于束裕和卢岳只买到一张票的另一个客观原因。
这件事对于影院老板有点似曾相识。
“记得上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在……”影院老板和员工聊天时反应过来:“虽然导演不一样,但都是银河传媒出品的电影?”
员工回答:“是的,您没有记错。银河传媒出品的电影经常有观众要求增加场次。”
这让影院老板感到非常惊讶:“看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导演和演员来安排电影场次了,还需要考虑到出品方和制作人的因素。”接着那个老板抱怨道:“说到底银河传媒那边为啥不和这边好好谈一谈啊,结果导致我们都不知道要增加院线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