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武周]问鼎(71)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比如说,武昭仪并不是李治在王皇后等人的“相助”下,从感业寺中接出来的,而是先帝在过世前觉得还需要给儿子留上一个贴心人,这才赐给儿子的。④

听起来有些荒诞,放在如今却也能说得通。

但若要坐实这个传闻,便该当再去做一件事,那就是祭拜昭陵。

倘若武昭仪能以儿媳的身份坦然地面对那位君父,随后再有说法,起码在明面上,就没有什么可驳斥之处了。

武媚娘深吸了一口气,答道:“自然要与陛下同去的。”

这是一件对她来说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所以哪怕在李治离开后,阿菟板着个小脸,挤出了“危险”两字,也没能改变她的这个想法。

不管阿菟到底听没听懂,她都还是认真解释道:“不管危险与否,人不能先想到回避问题,否则永远无法更进一步。”

李治要权,她也要权,这就是更进一步。

清月忍不住咬了咬自己没长出来多少的乳牙。

这话中的道理她都懂,甚至她无比清晰地感觉到,当母亲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在她身上展现出的勃勃生机,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可生育在古代本就是一道鬼门关!

就算知道阿娘能顺利地生下这个孩子,甚至在生下李贤后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并未因生育留下什么后遗症,在早已将她视为自己的亲生母亲后,清月也势必要为她提一口气。

但她能做什么呢?

她能做的不过是在十二月的中旬,已能在李治的面前稳健地行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想要同去昭陵的向往。

是努力拽着母亲,强硬地在随行队伍里多加几位医官稳婆,否则便用小孩子的伎俩耍赖。

是嫌弃车厢之中不够软,又让人多添了几床被褥。

是小心地留意着母亲在经历车马颠簸后的神情。

是……

是只能被宫女牵着手,和李治一道站在临时寻找的落脚地,听着屋中昭仪产子的动静。

母亲终究还是在未抵九嵕山的半道上提前发动了。

哪怕这已经是她生的第三个孩子,按说会更容易一些,可生育之苦哪里是能用言语形容的。

清月更是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进出屋中的人端出更换的巾帕和血水,听着屋中已经经由过隔断还能听到的惨呼。

李弘早就已经被带了下去,是她非要赖着才留在此地的,可这种还无力做出改变的憋闷烧得她心中难受至极。

自她穿越到这个世界到如今,还没到一整年。

但没有哪一刻,让她要比现在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她想要改变更多的东西,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力,并不只是因为她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也不是因为她需要依靠于系统的功能延续自己的生命,而是因为——

她确实需要这样的东西,才能保护住自己想保护的人!

早在见证了种种风云变迁后,她就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了。

而与她关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她的母亲。

李治不会明白,他这个小女儿此刻在想的东西已经远超出了她年龄的范畴。

他只能看到这个才学会走路不久的孩子,四平八稳地走到他的面前,突然抓住了他的手,用带着几分颤抖的声音说道:“阿娘,平安。”

她没有哭出来,又用平复下来几分的语气郑重其事地重复了一遍,“阿娘平安。”

李治沉默了良久,方才回道:“会平安的。”

------

永徽五年十二月,武昭仪于京师谒昭陵途中产下六皇子,母子平安。

永徽六年元月初一,李治拜谒昭陵祭拜太宗与文德皇后。武昭仪、安定公主、五皇子与六皇子也在其列。

永徽六年二月,李治召数位大臣至面前,问出了一个问题。

“朕有意册立武昭仪为宸妃,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第24章

这不是一出正式的朝会, 而是只涉及了五位宰辅的小型议会。

但当“宸妃”二字说出的时候,依然有若一道惊雷砸下,使得满座皆惊。

李治在将其说出口的时候, 甚至没忘记同时将其提笔写出来,像是唯恐诸人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一般。

这足以看得出,他不是在与人说个笑话, 而是以一种端正严肃的口吻试图与在场诸人商议。

可他这个议题真不简单呐。

宸妃,好一个宸妃!

宸这个字, 何止不在“贵、淑、德、贤”四妃名号之中,其内涵也非同一般。

这是个时常用来指代紫薇或者帝王的称号, 可如今竟是要被李治给用在妃嫔身上。

如此说来, 李治这是直接跳过了早前提议昭仪封妃之说,要在四妃名号之上再创一个更为隆重的名头,专为武昭仪所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