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391)

作者:小稻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谁能想到,这两个字的题目,让他们这些赶考京城考场的举子们瞬间就后悔了!!

呜呜,他们还不如去冀州考场,他朝过了乡试、会试,等有机会入朝为官再去瞻仰小秦大人!!!

众人心里委屈得泪流成河,看上去蔫了大片,直把那些考差们、内侍们看得很是惊奇。

少数上了年纪,白发苍苍的学子脸上的悲伤不似作假。只是他们的神色,悲伤中又有种释怀。

在负责考场纪律与巡逻的考差们、内侍们看来,则是感觉这一届的学子们不太行呀,才第一场下场便这般垂头丧气。

卯时起,秦朝宁与诸位副主考官们开始在考场内巡视。

他长得又高又俊朗,站在官员们的首位,特别容易让学子们辨识出来他就是秦大人。

沿途号房里面的不少举子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均是抬头好奇地看向他们本场乡试的主考官。

那些眼神和视线夹杂太多情绪,有敬慕的,有委屈巴巴的,有郁闷的,有嗔怪的,有幽怨的……

见此,几位副主考官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颇心虚地往秦朝宁身后挪了挪,抬头看了看头顶的房梁,避开学子们的目光。

说实话,要是他们当年乡试遇到的主考官是小秦大人,可能他们也要返乡再熬三年……

秦朝宁没觉得自己这般安排考题有什么问题,轻声“……咳。”

随即,他扫了扫这些学子一眼,示意他们集中精神应对考题。

顿时,举子们大多数脸上一红,立马慌慌张张地继续埋头苦干。

只是,有时候想努力也有心无力。

好多人觉得自己过去那么多年读了那么多书籍,眼下在这份考题面前,那可是没半点儿用处。

他们哪怕掏空腹中笔墨,都改变不了他们对于制度、民生、各类杂科信息匮乏的事实。这般缺乏实质性认知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他们言之有物!!!

写不出来!

完全写不出来!苍天呀!!

不过,还是有极个别少数的学子不管考官巡视,不管别的学子怎么哼哼唧唧,他们心无旁骛地落笔,用那点笔墨写尽胸中良策。

这次乡试,京城贡院很多细节都安排得十分妥当。

下场的学子们其实都清楚,这寒冬之下,他们所处的考场已经很好了,肯定比其他考场的环境都要好。

他们这几日不用担心感染伤寒,或是受冻难以支撑整场秋闱!

待到了正午时分,东厂的内侍们与考差们还为所有学子都派发下去一碗热姜汤,一个热乎乎的杂粮馒头!

这可是自他们为了科举下场应试以来,从未有过的待遇!!真是让人既心生感激,又苦恼至极的一次赶考体验!!

特别是寒门学子们,他们大口咬着杂粮馒头,大口喝着热姜汤,眼眶都湿润了。

这点姜汤和馒头对于他们这些身上棉衣都是又黑又硬的人来说,说是救命都不为过也。

要是他们将来有一日也有机会,他们也要造福天下学子、天下百姓!

傍晚,等戌时的锣声响起,所有学子的考卷、草稿用纸等都被收走。

学子们迎来了第一场应试后的休憩时间。考署那边则开始灯火通明,全部官吏都忙碌起来。

第183章 恩科秋闱结束

外帘官们弥封的弥封, 誊写的誊写,内侍们在一旁给他们递东厂裁剪好的纸条,做好的浆糊, 统一的宣纸和笔墨,还帮忙整理考生原卷, 又称墨卷,以及誊录官们誊写好的卷录, 又称红卷。

随后,对读官们与内侍们, 以二比一来分组,检阅墨卷与红卷是否有出入或者误录信息。

所有检查确认无差错的红卷,由考差与内侍一同搬去内帘官们所在的考署内厅。这才到了阅卷的环节。

秦朝宁、几位副主考官、二十名内帘官这时候已经分别在几张长案桌侧依序就座。

从考署外厅搬运过来的红卷,会先由内帘官们初阅初评, 他们打分过后, 再传递到几位副主考官们手里。

其中,这些红卷中倘若有答得十分优秀的考卷,则由外帘官在红卷卷面空白处写上荐语, 等到了副主考官们手里的时候,他们就会着重审阅这些考卷。

若是副主考官们亦对该答卷同样十分欣赏与看好, 则也需要在空白处写上他们的荐语。随后, 这些有双重荐语的答案,就会被呈送到秦朝宁面前,由他这位主考官定夺名次。

本场秋闱, 应试学子共六千三百二十一人,整个考署忙碌到二更天, 也不过是处理了三分之一。

这还是因为是第一场乡试,众人的精力好, 才这般高效。

深夜时分,秦朝宁让众人喝过公厨送来的羹汤后,在内侍们与五军营兵卒的护送下,前往考署后方的大通铺歇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