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362)

作者:小稻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火炮这一块,给兵部的信件里,写明只能由白云观所属的弟子们制造,晋大人那边便会知道作何安排了。”他交待道。

白云观的小道童们,如今都长成了能顶事的道长们。这些年,他们挣的银两,大多数都用在了南州那边的白云观重建,收留了不少孤儿和老人。

而近日,他们还打算在临聿府城郊外建了一所道观,也是用作专门收留周边的孤儿用的。

对此,秦朝宁希望他们在钱财一事上能够更宽裕些。

火械制造一事,只要仍旧在兵部的眼皮子底下进行,那么负责工艺流程的是白云观的道士,还是隶属于北都军器监分署的工匠们,其实兵部都没那般在意。

所以,这个便利晋大人会愿意给白云观的师兄弟们的。

贾廉适时插话问道,“朝宁,不知你前不久提及的,咱们军营士卒们可以在闲暇时间做的海货捕捞买卖,可否详细给廉叔讲讲?”

现在的盐边县军营虽说比十几年前军费多了不少,不再抓襟见肘的模样,但是有希望能够有法子让士兵们更多补贴的话,他们是非常乐见其成的。

闻言,秦朝宁便把他所看到的,基于海港口这边的现状,盐边县军营能做的海货买卖给展开细说。

他提出的建议是,军营的士卒们可以在非集训期间,或是集训结束后,在海上进行捕捞海货。事后,他们再把各种海货清理干净,晒干,由军营牵线商户运到其他州府或是北方进行售卖。

晒干后的海货能放的时间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盘生意对于盐边县军营而言,操作简单,收益却细水长流,属实是不错的买卖。

秦朝宁把他所知的各种海货,这些海货的味道、口感、药用功效也都讲了。

柏虎龇牙笑道,“朝宁你知道得真多!择日不如撞日,我今日便带一小队的士兵去捕捞些海货回来给大家尝尝。”

“柏虎叔,朝阳随您一道。”秦朝阳灿烂笑着,起身道。

“好,哈哈哈!”柏虎朗声道,抬手拍了拍比自己高了两寸的秦朝阳。

见状,姜子钧只好叮嘱他们,“小心些,带些水性好的兵。”

等柏虎和秦朝阳离开了议事厅,秦朝宁、姜子钧、贾廉针对朝堂走向,圣上与几位皇子的情况,哪些能够影响到他们这些人的,隐晦地交流了一下。

几日后,京中给秦朝宁寄过来的私信到了。

信中,刘旭写明了外派南州接管后续开海贸易的官员共三位,都是实干的官吏,让他放心。

至于明年他就返京述职,刘旭让他回到京城后再过府叙旧。此外,刘旭让他去信问问韦之贯,可有重返朝堂的心思。若是有,他愿意为他请求起复铺路。

秦朝宁看完了信件,便把它烧了。

他在刘旭师傅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的些许焦虑。事出必有因,在他回京后得上门一趟才好。

至于韦先生那边,他没半点儿犹豫就提笔写信。

京城朝堂现下的形势,前些天他多少是看明白了的。倘若韦先生能够重返朝堂,对刘旭师傅,对寒门官吏们等而言,都是极好的力量。

十月底,朝堂外派南下与秦朝宁交接开海贸易的官员已经到位。秦朝宁按照吏部的要求,把南州的诸事,把临聿府城的诸事都一一交接给他们。

十一月中旬,第一批拿到船引出海的船只,有个别船开始回来靠岸入关了。

临聿府城海关官吏们紧张且谨慎地给他们进行清关核算,统计税款。

秦朝宁和新到的几位官员都在海港口,全程参与了这一过程。

在见证了海关税收的巨额后,这几位官员惊讶得人都懵了许久。

最后,还是秦朝宁提醒他们需要在通关单据盖下印章,他们才回过神来。

一艘普通船只缴纳的税款就高达万两白银!!!

临聿府城开海贸易果然是块升迁宝地!!只要他们在此处兢兢业业干上三五年,何愁不能官升一两级?!

几位官吏看向秦朝宁的目光不由得都火热非常,激动之余还有稍许有占秦大人便宜的惭愧。

他们这是真切看到了海港口这块馅饼的利益有多大。

年后,南州城下属临聿府城的海港口,闽州的海港口,都有序步入了正轨,连两地民生都被带动得好了许多,日子就到了秦朝宁该启程离开的时候了。

秦石夫妻俩因为年纪上来了不少,加上长子秦朝阳夫妻俩、孙子孙女都在临聿府城安了家,他们这一次就没再跟随幼子入京。

启程的那天,秦石夫妻俩与钱有福一家子依依不舍地把秦朝宁送至府城的城门口。

临聿府城府衙李知府他们,盐边县军营的姜子钧他们也都前来送行,都是祝愿他一路顺风,在京中诸事顺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