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170)

作者:小稻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秦朝阳则一口干完一碗,立马给自己又添了一碗。

等他稍微解渴后,他才回秦柳氏的话道,“娘,我们不出去了的,就在屋子阴凉的地方干点活。”

自从他每两天就要去一趟县里跟武师学武,他们家大多数的活都雇营地里的军户家属来做了的。其余还剩些许轻省的,就还是他自己得了闲的话,拿过来做。

听着他们的对话,秦晚霞忽地停下手上的针线活。她抬眸看向秦朝阳和秦朝宁,若有所思地问他们道,“大哥,幺儿,县里杂货铺子里可有织布机?”

闻言,秦朝阳和秦朝宁均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认真,就立马表示自己到县里时就找找看。

他们俩当下就对这件事上了心。

“好”,秦晚霞莞尔一笑,随即继续做着手里的钱袋子。

一会儿后,秦柳氏见他们兄弟俩都喝完了茅根竹蔗水,才问他们俩,家里要不要囤些米粮。

她在营地里听附近的邻里说县里的米粮涨价了些许,还说外头不少地方遭了灾,迟些日子都不知会否闹饥荒等。

趁着家中大郎和幺子都在家,她就先问过他们的意思先。

秦朝阳听罢,觉得多少囤些吧,哪怕最后在家中放多了一年,也不过是吃陈粮,总比真缺粮的时候强多了。

而秦朝宁想了想,也表示多少囤点可以。这天气这般炎热,对地里的稻子收成怕是有些许影响。不过,亦无需多囤,适量就行。

一方面是现在离九月下旬割稻子不过三个月左右的日子,到时候就有新粮了。另一方面则是,盐边县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会出现连续三年大旱这类。

南方沿海地区,哪怕经历一年干旱也不会完全颗粒无收,只会稍微欠收。

这边比起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连续三年大旱,更怕连绵不断的大雨,引发洪水和山泥倾泻,淹了房屋田地。

“那便多少囤点吧”,秦柳氏拿定主意。

囤四五百斤应该差不多了,够他们一家子都在家的话,吃上两三个月的量。

见谈到粮食这一块,秦朝宁便继续提醒家里的人,家中的银子还需继续换为金子为上。另外,有福叔和柳家大舅、、二舅和姥爷他们那边,也需要提一下。

秦柳氏和秦朝阳听罢,没过问缘由,再次应下。

翌日,秦朝阳就把秦朝宁送回东篱书院里去了。

这天气,只要出个门都能一身的汗。

这会,他们兄弟俩均一副大汗淋漓的模样,站在书院大门前互相挥手再见。

秦朝阳转身就要去县里的各个铺子找寻织布机。

而秦朝宁回到自己的号舍,归置好从家中带来的物什后,他立马脱掉了上衣,拿蒲扇给自己扇扇风。

等精神气缓了缓,他才盘腿坐在凉席上,靠着小书案,拿起书院给他们划分的诏、判、表、诰范文研究了起来。

诏,朝廷命令体文书;判,公文文体;表,奏议;诰,诏令体。这些都是院试、乡试、会试都会随机出的题,也是每个学子日后倘若真正踏入官途,需要信手拈来,熟悉运用的体裁。

他把这几种体裁的框架记下,抬笔尝试模仿写作。

在梁梓稳回来号房前,他的书案上已经堆了一小沓纸张。

“好热,好热,呜呜”,梁梓稳一进门就让他的从仆放下他的行囊,“你快快给我换上竹席和瓷枕,把我的冰饮子给我拿来。”

随即,他一抬眸就看到光着膀子的秦朝宁,梁梓稳不由得立即赞道,“幺儿你真聪明!我也要脱了上衣!”

一看就凉爽!!

秦朝宁刚想说点什么,只见他已经三两下把上衣扯掉了。等他府上的从仆把竹席铺上,梁梓稳迫不及待就爬上床躺着。

“呼~好凉快,终于舒坦些了。”他四平八仰地对着空气说道。

待他的从仆把他的行囊和各式物什整理妥当,把他从府上带过来的点心和冰饮子都摆放在他的书案,就退下离开。

梁梓稳顿时一个鲤鱼跃坐起,抬手招呼秦朝宁过来一块消暑,吃点心,喝冰饮子。

秦朝宁在盐边县这么久,还没试过有冰饮。他这会就没推拒,手脚利落地爬下自己床,快步走过去,然后爬上了梁梓稳的床铺。

梁梓稳的竹席比他的凉席体感更凉,更能降温。他坐好后,就接过梁梓稳递过来的冰饮子。

等他仔细看了看碗里,才发现竟然还当真有未融化殆尽的冰块!

秦朝宁捧起碗喝了一口,这道冰饮子是冰镇水牛奶的味道,冰凉微甜的液体入口,让整个人舒爽得毛孔都仿佛顿时打开了,瞬间身体就散了不少热。

“你们府上可真厉害,竟然有冰块”,秦朝宁睁圆了眼眸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