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宁:“……?!”
东篱书院最常吃的是木薯、芋魁一类……他已经到了喝水都会长胖的年纪了吗?!
他近日太认真搞学习,没留意过自己因为十分有规律的书院生活,譬如早上打五禽戏、八段锦,譬如课业后就去石板练字,去藏书室看书,傍晚回到舍号还会继续看书或者抄书……足够的运动量与身体和脑力的消耗导致他的饭量与日俱增,已有一丝他爹秦石的影子。
他的饭量变化对于钱勤学、柳大郎、柳二郎、柳三郎与梁梓稳而言,则是深感他过于刻苦进学,才会饿得如此之快。
以至于,他们每每在公厨打饭,有好吃的饭菜都会打多一点,待到秦朝宁用饭时就择机投喂,这番不知不觉中,秦朝宁就胖了。
秦朝宁苦恼了一瞬,没想明白,就把这个小烦恼抛之脑后了。
他仰着脑袋对秦朝阳说道,“哥,幺儿需要去集贤堂书坊买些纸张,顺便还要把抄好的两给掌柜的。”
闻言,秦朝阳:“!”
好家伙,这才回书院几天,竟又抄好了书吗?还是两本!
他虽然不知道抄一要多少时间,但是自己幺弟这般抄书法总让他有股感觉,当真厉害!以后幺儿若是举试不中,岂不是抄书都能养家糊口?
啊呸呸呸,定然中的!秦朝阳莫名嘿嘿一笑。
难怪天底下的人都尊崇读书人,读书人确实能挣银两呀!
此时走在他身侧,任由他牵着小手的秦朝宁,被秦朝阳突然的笑声弄得有些许疑惑,好奇地看了看他大哥。
秦朝宁:“?”
实际上,穷书生,穷书生,大多数读书人还是很是穷困的状态的。
秦朝阳不知道的是,秦朝宁是因为常练楷书,才会不仅字迹工整,手速也比寻常学子快。在此扎实的基础下,才有了空隙时间抄两来。
几刻钟后
他们兄弟俩从集贤堂书坊走了出来。
掌柜的给秦朝宁结算了四两零二百文钱,是一本手抄的《中庸》与一本《论语》的价钱。不过,秦朝宁当场就买了两块墨块,花了六十文钱;买了十刀宣纸,花了一两银子。
秦朝阳再次被读书人的挣钱能力所震惊到。他有些神思恍惚,也有点儿怀疑自己想做大将军这个梦想是不是一个穷酸的梦想。
而眼下,秦朝宁身上还有三两零一百四十文钱。他在集贤堂门口站着,把三两银子放进怀里收好后,才把一百四十文钱递给秦朝阳说道,“哥,咱们买些肉归家吧!”
他想吃娘亲做的油渣腌菜拌米粉了!
“买!”秦朝阳咯咯磨牙说道,心里有一点儿想哭。
他爹当士卒这么多年,还这般穷得明明白白……此番对比下,怕不是当真只有读书人才有钱途!
远在临聿府城军营的秦石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总感觉痒痒的。
第051章 盐边县众士卒们
秦朝阳俩兄弟回到家时, 秦柳氏与秦晚霞正在给家中的几人缝制着衣衫。
她们俩坐在小凳子上,襦裙下摆侧,则是摆放着两个箩筐。一人一个箩筐是用来放置布料与服饰的, 随手从其中拿起来便能裁剪与缝线。若是遇到有事需要停一停手中的活,直接把针线与布料放回箩筐内即可, 甚是方便。
当看到秦朝宁回来了,秦柳氏与秦晚霞才放下手中忙活了半天的针线, 起身喊她们兄弟俩的名字,让秦朝宁、秦朝阳过去量量他们身量。
登时, 兄弟俩脸上挂着一模一样的粲然笑脸,大声应道,“嗯!”
秦朝阳放下背篓就跑了过去,秦朝宁哒哒哒也跑了过去。
一会儿后
“这光阴当真无声无息地溜走”, 秦柳氏眉眼带笑地看着自己指腹捏住的量衣绳, “你们三人皆长高了。”
家中两个儿子比之上一年,都长高了一寸有余,二女儿则是长高了半寸有余。对此, 她的心里甚感欣慰。
子女们都在茁壮成长呢。
“娘,幺儿无需新衣裳”, 秦朝宁靠近秦柳氏乖巧地挨着, 抬手比划自己的脑壳与她的身量差距,信心满满地告诉她,“指不定幺儿过年前就能长到娘的手臂这里了, 现下给幺儿做新衣裳的话都穿不了多少天。”
“此番岂不是不美了?不若年后再给长高后的幺儿做。”
闻言,秦朝阳“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他没忍住伸出双手揉了两把秦朝宁的小脸蛋, “对对对,幺儿年底就能长多七寸了。”
这是, 夜里梦会周公才能成真嘞。
闻言,秦柳氏与秦晚霞也跟着掩嘴笑了。
秦朝宁瞬间意会,此刻被他们打趣得脸颊微红,便跑去抄起挖蚯蚓用的竹筒、竹片,朝屋子外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