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荒败园林后(59)

作者:狸花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民间的习俗传说,了解之后,总觉得有些可爱。

*

面对计成的感慨,冯管家笑着道,“虽然用的是电,但若是不小心,电也是会引起火灾的。”

听到这话后,计成仔细地打量着宫灯内的电灯泡,只是盯得时间久了,眼睛难免难受,他忍不住伸出手想去碰一碰那电灯,被冯管家眼疾手快地拦住了。

“但我看这所谓的电灯,没有丝毫火星蹦出,又如何能起火呢?”想了想,计成道,“莫非,是仙火?”

“不是不是。”程安茉听得有些好笑,可一时间却也没法和计成解释清楚到底为什么这没有一点儿火焰的电灯,也有可能会引起火灾,因为里面涉及到底很多常识,计成这位从明朝来的造园师,都不知道。

见程安茉几人阻止他触摸电灯,他便又将目光落在了一旁的立柱上。

轻轻摸了摸后,计成问道,“这是……漆?”

“对。”程安茉点头。

除了火灾,虫蛀与腐烂是影响房屋寿命的另外两个“杀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的工匠们会选择本身就比较耐腐蚀的木材,民间有俗语道,“水浸千年松,搁起百年杉。”由此可见,古代的匠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不同的木材防腐性能不同。而根据这些木材的耐腐蚀性,工匠们又分别将它们用在了不同的部位上。

但这些木材只是比较耐腐蚀而已,等时间久了,风吹雨打的,还是会缩短这些木材的使用寿命,所以,为了防止木材被雨水浸湿,工匠们便在屋顶上使用了较大的出檐,之后出檐越来越高,又逐渐形成了飞檐,不仅可以减少雨水与木材的接触,也给建筑带上了飘逸灵动之美。

到了这一步,古代的匠人们仍旧觉得不够,便又想办法调配药剂,比如明朝的周履对曾经在《群物奇制》中记载,“活湿松木段柱顶上凿一窝洞,以桐油注入,搁起一夜则水自下流,干又不生白蚁”。

比如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载,“铜青涂木,入水不腐”,古代所称的“铜青”,其实是一种醋酸铜溶液。而现代科学也证明了,上述两种方法确实有较好的防腐效果。

当然,还有石灰水、盐水、明矾水等等,也可以用作防腐。

或许古代的匠人们不明白这其中的原理,但是大量的实践却让他们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

计成作为一名造园师,建筑也是他必须接触的一环。

还在园林区的时候,因为留存下来的大部分都是也难怪古代方法处理的,他倒是没有觉得有哪里奇怪,但等到进入了住宅区,经过了现代办法保护与修复的古建筑,便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只不过,因为程安茉已提前说了有人在大厅内等着他们,即使计成有再多的好奇心,也只能按耐下来。

等来到了餐厅后,入目是一张圆桌,桌子周围摆放着一圈儿圆凳,倒是和常见的八仙桌不同。

圆桌上已经摆放了不少菜,计成瞬间便认出了其中几道,水晶肴肉,红烧河豚、白汁鮰鱼,百花酒焖肉……基本上都是计成记忆中的菜色。

计成心中熨帖,直到桌旁那位穿着奇怪服饰,留着长发的老者开口介绍自己,计成瞬间懵在了原地。

直到被冯管家送入座,计成仍旧有些不敢置信。

凡是读过书的人,又有谁会不知道苏轼的名字呢?

甚至计成自己所写的《园冶》中,就有引用苏轼的典故,这可真是……真是……

见到苏轼为自己夹菜,计成不由得有些诚惶诚恐。

“怎能劳烦苏先生……”计成谦让,然后就被苏轼按住了手腕。

“计先生,这可是段娘子听闻你来之后,特意下厨准备的,快尝尝,滋味儿如何?”

计成本以为那位名叫段珍的只是这户人家的厨娘,见对方也在圆桌上坐下后,计成顿时有些意外。

大概是计成的反应比较明显,苏轼解释道,“段娘子曾是段文昌段相公家私厨,如今与你我二人一般,被小茉召唤到此处。这里不将就封建尊卑,若是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大家都是一起吃饭的。”

有苏轼这般解释,计成连忙起身,“方才多有无礼,还望段姑娘恕罪。”

程安茉坐在一旁,看着几人谦让来谦让去,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只是吃个饭而已。

第37章

一番推让后,几人终于动了筷。

桌上的几道美食,计成都不算太陌生,尤其里面一道烧河豚,更是让计成有些感慨。

他少时漫游,中年归吴,定居镇江,自然对镇江吃河豚的习俗十分熟悉。

只是河豚这种食材有毒,且毒素基本上积存在血液、内脏、眼球中,所以在处理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各项工序格外严谨,如此,才能确保送入食客嘴里的河豚只留其鲜,不留其毒。

上一篇:我没事,还能播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