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看着程安茉笑盈盈的模样,陆巧琢趁着段珍没注意这边,捏起拳头挥了挥,无声地表达着对自家好友见死不救的怨念。
程安茉憋着笑,对陆巧琢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显然是准备看热闹到底了。
陆巧琢看着面前的茶,想起正是自己之前嚷嚷着要喝的,段珍姐为此准备地那么认真与细致,自己要是表现出来了嫌弃的模样,那多伤人啊。
而且仔细想想,完全可以当做海盐抹茶来喝嘛!
默默地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后,陆巧琢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怎么样?”程安茉问道。
陆巧琢回味了一下,“感觉……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喝。”
“但还是喝不惯是吧?”
陆巧琢点头,意识到开口的人是谁之后,她连忙摇头,“不不不,不难喝!”
段珍见陆巧琢慌乱的模样,不由得笑出了声,安慰她道,“好了好了,没什么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大唐的煎茶法确实有些难以入口。”
陆巧琢求救似地看向了一旁的程安茉。
程安茉表示自己爱莫能助。
“此种煎茶法,到宋朝时,还有余风。”苏轼端起茶盏,慢慢品了一口。
陆巧琢只觉得自己似乎遇到了救星,连忙问道,“苏先生,那宋朝的时候怎么喝茶?”
“煎茶,点茶,还有你如今最熟悉的泡茶,三者皆有,只看你喜欢哪种。”苏轼放下茶盏,给陆巧琢解释着。
“点茶?”
“不错。”苏轼点头,“点茶也有、碾、筛三步,只不过碾出茶末后,却不是倒进沸水中,而是将其放置于茶盏内,加少许水,用茶筅搅拌,直至糊状。之后注水,同时用茶筅快速搅拌,名为击拂。而后顶部出现形成白色泡沫,称之为咬盏。”
说到这里,苏轼语气中多了几分怀念,“我曾见一人分茶,茶汤静止后,表面幻化出一句诗文,四盏茶恰好组成一首绝句。至于茶百戏,也叫水丹青,你们应该会觉得熟悉,乃是用清水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上作画,花鸟风景,皆可成画。”
“哦。”陆巧琢点了点头,“听起来有点儿像是咖啡拉花。”
“看起来像,但技法却截然不同。”苏轼道。
“那个生成诗句的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陆巧琢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完全想象不出来!”
“点茶难,分茶更难,”苏轼感慨,“《清异录·茗荈门》中,有记载一和尚,名为福全,他便可注汤幻茶,成四言绝句,唤作生成盏。当年我所遇到那分茶僧人,据传便是福全的传人。”
“真想见一见啊。”陆巧琢听得悠然神往,“就算不喝,只是看一看也好啊。”
“那恐怕是难了。”程安茉摇头,“苏先生说的点茶法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每一步都有繁杂细致又严格的要求,十分麻烦。而分茶,在注汤的时候便要留意,手稳,眼疾,击拂要准。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熟练掌握。”
“你们说的分茶,我倒是可以试试。”段珍忽然道。
见几人向着自己看来,段珍笑道,“大唐也有斗茶之风,段相公虽偏爱美食,但在饮茶上也是有讲究的,只是……我大概比不上专于斗茶的小娘子。”
*
之后的几日,陆巧琢便入侵了段珍的“领地”,跟在段珍的身后,帮她做点儿碾茶之类的活儿,程安茉也想帮忙,但是最后被段珍客客气气地请出了厨房。
程安茉:……
我不就是做饭难吃点儿,至于吗?
陆巧琢趴在窗户上,半个身子都斜在了外面,她笑嘻嘻地道,“你做的那能叫饭吗?那分明是在浪费粮食!”
程安茉:……
算了。程安茉摇了摇头,不再纠结这个。
说起来,最近在冯管家的主持下,房屋的清点工作也加快了许多,他请来的专业清理人员工作效果卓越,虽然不能使用那些对建筑结构等破坏性较大的化学制剂拖慢了他们的工作进度,但比起之前,那简直就是自行车和小轿车的差距。
这次清理还有意外之喜,是冯管家发现的一个暗室,那处暗室设计地十分巧妙,基本上很难发现,如果不是冯管家在监工的时候顺便扫描了房屋的整体数据,发现了异常,说不定那个暗室还会一直隐藏下去。
程安茉看着冯管家给出的3D展示图,谨慎地道,“这处空间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里面的环境也一直比较稳定,如果里面有文物的话,贸然打开可能会造成文物损毁。”
说完,程安茉又皱起了眉头,“如果能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