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愿意舍弃现在的荣华富贵,回归从前的平凡吗?
“只要小萦需要我做这个容华,我就做,如果小萦不需要,我就不做。”霞珠坚定道,“我入宫,原本就是为了帮到小萦。如果只论我自己的心意……除了小萦身边,我哪里都不想去。”
霞珠的话超出了岳涯的预料。
他仔细观察着霞珠的神情,发现其中丝毫没有动摇。
他原本以为……是他狭隘了。
岳涯眼中露出赞赏,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
“这是姬萦寄给宰相的信,我本该将这封信直接送至宰相面前。但我认为,你不应该总是仰仗姬萦做决定,你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霞珠望着那封信,内心犹如翻江倒海。她本就爱哭,只是经历了许多身不由己之后学会了忍受和克制,但此刻她再也忍受不住,泪水在眼眶中接连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
她知道,小萦一直把她放在心中。
虽然她们的境遇早就和当年白鹿观中相依为命的两个少女截然不同了,但她知道,她对小萦同样,一如小萦对她同样。
她和小萦虽然没有血脉联系,却有着比血脉更坚固的羁绊。
她从未被遗忘和辜负。
“你不愿拖累姬萦,宁愿在后宫中卧薪尝胆,就如姬萦不愿你受苦,甘愿冒着得罪宰相的风险为你求情一样。本没有优劣之分。”
“你自己的路,自己来决定吧。”
岳涯将那封信放至茶桌上。
霞珠看了那封信一眼,然后拿了过来,毫不犹豫地将其撕成碎片。
“岳公子,请代我转达小萦。”
“我会照顾好自己,也请她照顾好自己。”
第96章 第119、120章
霞珠是姬萦的人。徐籍明知道这一点,却还是放任延熹帝纳她为妃。
无非是拿定了她不会为此和他决裂罢了。
说不定,他还觉得霞珠能被纳为容华,她应该感恩戴德。
姬萦得到岳涯从青州寄来的回信后,心中虽然还为霞珠的安危牵肠挂肚,但理智告诉她,此刻不是和徐籍彻底撕破脸皮的最佳时机。
慕春刚刚成立,她麾下虽有六州,总兵力一下扩充到三十万,但其中大多是毫无经验的新兵蛋子,以及从前那些拖欠兵饷的太守留下的老油条兵,他们久经世故,但斗志早已消磨殆尽。真正能够算得上战力的,大多还是她命尤一问和谭细细一手拉起来的暮州兵。
要想将这三十万兵员都训练成足以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精锐之师,最少也需要一季的时间才行。即便历经一季的艰苦训练,能打造出三十万精锐,在数量上也远远不及崛起时间更长、根基更为深厚的青隽军。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熟兵源,那就只能在提升单兵战力上绞尽脑汁、苦寻良方。
然而,菱角阁里的丹炉虽然接二连三地爆炸了不少,徐异等人也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艰难地琢磨出了一些炸炉的规律,但要想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军事实战之中,仍然是遥遥无期。
最重要的是,一件更火烧眉毛的事发生了,让她无法分心青州。
天京反攻战后,失去天京等多个城池的三蛮在接连战败后爆发内讧,匈奴和处月不满朱邪一家独大,沙魔柯的霸道独裁,联合起来发动了一场兵变。
沙魔柯兵败出逃,剩下的匈奴和处月两部中,匈奴掌握了主动权,打开了山海关,将关外虎视眈眈的十几万匈奴放了进来。
冬季正是塞外草枯马瘦的时候,饥饿的关外匈奴一入山海关就开始烧杀劫掠,如过境蝗虫一般吞噬着目之所及的城镇。
关外匈奴们有了关内的匈奴指引,马蹄方向十分明确——富庶而非强大节度使下辖的城池。
山海关大开仅仅三天,距离最近的南安节度使崔翔便战死沙场,南安势力下的两州都陷入三蛮魔爪。
紧接着,便是瞿水。
竟州被围七天后,有死士突围,将求援书送来暮州。
姬萦得知消息,立即召集众人在节度府正厅集合。
厅内气氛凝重,仿佛凝结着一层寒霜。冒着生命危险从竟州突围的小将盔甲上满是鲜血,布满血丝的眼眶异常红肿,一看就是数夜未眠。
江无源神色严肃地从他身上接过求援书,仔细确认没有携带任何危险物品后,郑重地转交给姬萦。
姬萦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内容很简单,竟州危难,竟州太守姚兴德在绝境中请求身在权州的瞿水节度使张趣派兵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