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程记(49)

作者:叶小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也……不算。”

红色的暖光里,他的人也是暖的,将他骨子里的冷漠消融掉一些。他问:“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她顿一下:“不知道。”又补充,“但我对双程记是认真的。从放弃高考开始,我在每件事情上都碰壁,希望有这件事可以成功。”

“我们会的。”

自高考失利后,她一直在失败泥沼里跋涉,此刻突然得到鼓舞——即使来自一个虚与委蛇的人,她也觉热血上涌。他们靠得很近,她能听到他的呼吸声,也听到自己的。他像凝视情人般凝视她眼眸,离她只有一个婴儿拳头之距。她觉得自己的心脏也像婴儿的小手掌,紧紧攒着拳头,不敢张开。

四处俱黑。脚下仿佛有一个黑色的洞,敞开着口,等待他们往下掉。

他更近了,脸颊贴着她的脸颊。

脚下的洞口张得更大,她感官失重。

突然间,灯亮了。

周围的黑消失,那个洞口也消失,他们身上的红也消失。

程一清脑袋白茫茫一片。在她视野里,清晰地看到他往后退,退到跟白墙背景似的白色里。

外面传来脚步声,接着保安进来了,操着湖南口音说,“哟,还有人哪。刚才大厦停电了不好意思,现在已经没事了。”程季泽对保安点头,微笑,“辛苦你了。”

保安走后,程一清抓起手机,塞到上衣口袋里。“我回家了。”

“路上小心。”

“你还不走?”

“还有些事要忙。”

两人说话公事公办,像关系一般的同事,道着再见。程一清下了楼,跨上摩托车时,忍不住抬头往楼上看。十二层窗户推开,她仿佛看到有人站在窗边,应该是他正在往楼下看。她觉得,他未必是在看自己,也许是在看她身后那片孕育着金钱的土地。

她忽又想起那晚他夸赞老妈煲汤好喝。这人多么聪明。刚才那一出,未尝不是他的另一种攻心。而她哪里敢相信他。

—— —— ——

后面几天,程一清继续投入学制饼,很少出现在公司。她跟程季泽想法不同:后者认为饮食业的本质也是服务业,他们要做的,无非是发动广告攻势,迅速占领市场。“七十年代,香港西饼东渐,传统唐饼市场日渐萎缩。现在内地除上海外,其他地方依然是唐饼为主,我们要趁这个机会站稳阵脚。”

德叔当然不同意,他总说饮食业的本质,当然是饮食本身,“东西要好吃,当然,也要迎合现在人的口味。”

现代人不喜欢高糖高盐,程一清待在制饼间里,跟着德叔,一遍又一遍做试验,尝试用植物油替代猪油。只是味道不尽如人意。程一清沮丧。

但也有欢喜的事。她跟陈夕裴想到了开业策划好点子。新店外有一片空地,她们决意以薄木板搭建一个临时的“双程记博物馆”,左边小门进去,是广州老程记。右边小门推开,是香港程记。两边老照片、旧历史,在中间“双程记”那儿相遇。

大日光下,程一清穿着工装衣裤,挽着袖子,正跟陈夕裴一起往木板上刷漆。身后突然传来怯怯的声音:“请问这里是程记吗?”

程一清回头,见一个穿牛仔布裙的女孩子站在跟前,小心翼翼发问。

这是程一清第一次见到旧程记制饼师傅的后人。 牛仔布女孩带来了她爷爷的故事。“爷爷去年年底去世。我们收拾他遗物时,找到了很多这些东西。”她说的是糕模。糕模是古代制饼时用的模具,女孩爷爷留下的糕模里,大多是单眼糕模跟双眼糕模,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跟椭圆形,有些有手柄,有的没手柄。

“大伯叔叔打听过了,说这些东西不值钱,所以都归了我。”女孩笑笑。她非常细心,将这些糕模都逐一拍照,做成小册子。她只听说过,爷爷在民国时是制饼师傅,但并不知道是哪家饼店的师傅。后来她有天拿这些糕模出来把玩时,才留意到背面的小小图案,原来是程记二字。

“爷爷跟我说过,他以前到香港去帮过工,几年后才回广州。他对那几年似乎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发生了什么,他从来不说。后来我整理他的相册,又发现了这张照片。”她拿给程一清看。照片上,爷爷跟其他年轻男女站在香港程记店面前合影。他穿着衬衫,身姿挺拔,身旁站一个扎粗厚辫子的女孩儿,两人贴得近,女孩笑得很甜。

那两柄刻画着合欢如意跟百年好合的糕模,乌光发亮,可见被爷爷摩挲了很久。牛仔布女孩说:“总觉得他跟照片上的女孩,有过一段什么故事。他一定是在思念她的时候,经常摸这糕模。”

上一篇:惦记/酒窝星球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