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郭宗佟不熟, 加上今年, 两人统共合作两年,这个事实从郭宗佟嘴里说出, 就成了两人合作了好多年,给人一种两人关系熟稔的错觉。申道忠羡慕这类人, 脸皮够厚, 豁得出去,他没有贬低郭宗佟的意思,他真的想成为这类人, 只因为这类人在生意场上混得好,吃得开。
申道忠介绍道:“他是林老板,和我们罐头厂有合作。”
“他姓郭,叫郭宗佟, 你刚刚见过他的背影。”申道忠转头对林北说。
林北立刻想起了郭宗佟是谁, 就是找申道忠生产杨梅干的人。
郭宗佟眼睛一眯,瞳仁闪了闪, 溢满了笑容:“这么年轻当了老板,古人诚不欺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林老板,我这儿有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你有没有兴趣?”
林北打量一圈郭宗佟,看得郭宗佟险些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他开口:“有兴趣,不过我手头缺流动资金,我把仅剩的资金投进去,郭老板能否提前预支我本金和分红?”
郭宗佟冷了脸:“年轻人,算盘珠子打的太响,小心把自己算计进去。”
他转头,笑着对申道忠说:“老申,我想出一个新的合作方式,利好我俩。走走,我们找个地方,你听我细说。”
申道忠想改革想疯了,一个“新”字,勾走了申道忠的心神。
林北也识趣,提出离开。
他带着冯援朝、许树逛药材市场,遇到了野山参和何首乌,还遇到一种十分特殊的中药材,冬虫夏草,老板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虫和真菌共生的生物体①,把它的功效说的神乎其神。
林北差点没忍住,当场买一包冬虫夏草。
离开了药材市场,林北的大脑瞬间清醒,理智随之回归。
他实在好奇冬虫夏草的功效是否像药材市场老板说的那样神奇,跑到医院让医生给他开三盒藿香正气丸,到窗口拿药,随口向拿药医生打听冬虫夏草功效。
临近中午,窗口只有三人,一个南方口音的人跟他搭话,拿药医生跟南方人科普冬虫夏草。
林北走出医院,给冯援朝、许树各一盒药。
他下午到罐头厂见申道忠,给申道忠第二笔预付款。
出于对申道忠的信任,林北把买松贝、青贝的货款交给申道忠,又托申道忠给他买1000块钱冬虫夏草。
申道忠盯着那沓钱,问:“……你还打算做冬虫夏草生意?”
春风满面的申道忠突然沉默,只能是冬虫夏草让申道忠触景伤情。钱已经给了,话也已经说了,又不能收回来。林北只能继续说:“买回去给家人吃,送朋友。”
他家曾开过药材铺,可以追溯到咸丰帝,建国了,爷爷把药材铺捐给了国家。尽管他家不开药材铺了,爷爷依旧教父亲认草药,他出生,爷爷和父亲轮流教他认草药。爷爷和父亲已经不在了,他风风火火搞罐头厂,几乎没碰过祖宗留下来的书籍。
厂里弄了一条生产线,生产川贝枇杷膏,用到了爷爷和父亲教授的知识,现在林北托他买冬虫夏草,又一次用到两位亲人教授的知识。申道忠在心里苦笑,绕了一大圈,还是绕不开中药材。
申道忠收下钱,说:“我给你买一些完整的冬虫夏草,再买一些不完整的冬虫夏草。不完整的冬虫夏草药效对普通人来说够用。”
“好。”林北说。
林北发现申道忠这个人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申道忠和有良心的人合作,事业会稳步上升,一旦他和坏心眼的人合作,能被人骗的裤衩子都不剩。
林北忍不住提醒道:“投资和回报可以看成正比,一旦有一方不正常,一定存在投资陷阱,你觉得呢?”
“确实,任何一项投资收益,必须要符合经济学规律。”申道忠认同道。
林北来了兴趣,向申道忠讨教经济学。
林北在这里待了好几日,事情也办完了,第二天,林北带着冯援朝乘坐许树的大巴车回到汉源。
三人住进原来的招待所。
一个招待员上厕所回来,看到三个人在柜台那里办理入住手续,他跑到一边躲清闲。一个在南方报社担任过主编的知识分子坐藤椅上看报纸,招待员凑上前,见唐主编杯中茶水没了,他给唐主编续满水。
唐昊眼没离开报纸,向招待员道了声谢。
招待员激动的像捡到百元大钞,他宛如一个虔诚的教徒,首先表明他相信唐主编说的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理论,再问:“唐主编,我投资您,您拿这些钱创业,创造更大的财富,然后按照投资比例,把钱分给我们,带我们一起致富,实现共同富裕。您只给我们100个名额,我想问您,我占了一个名额,假如没有名额了,我亲戚也想投资,他把钱给我,我拿他的钱追加投资,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