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没有学前班学历的小孩真好糊弄,黄益民刚想替聪聪尴尬,袭来的记忆告诉他自己曾不止一次被爷爷这么糊弄过。黄益民捂脸,他比聪聪表现的更蠢,尴尬的他脚趾抠地。
他们本来往南走,外出觅食,林聪刚刚转了一个方向,林北、黄益民就顺着这个方向向前走。
嗅到熟悉的饭香,几个月前的记忆复苏,林聪站在十字口路转了两圈,拽着爸爸过十字路。
过了十字路,林北说:“你决定在哪里吃饭,带路吧。”
林聪松开爸爸,东拐西拐跑,偶尔停下来等爸爸和黄叔。他站在一个饭馆门口,深吸飘出来的饭香。
这个饭馆藏在巷子里。
正所谓陈窖一开香千里,这家饭馆也有点这个意思。
小饭馆老板叫芙蓉,店里客满了,她叫伙计在外边摆几张桌子,扭头就看到一个小孩站在门口。她上一次见到小孩还是冬天,当时她到菜市场买食材,遇到了余好好在那里卖麻鸭,小孩围着红围巾,戴着红帽子站在余好好身边。她走过去包了一年半以上的麻鸭,让余好好把麻鸭送到小饭馆。
余好好把麻鸭送到饭馆,她倒两杯热水给母子俩喝。母子俩喝了热水,就离开了,中午又来了,点了一份用瓦罐炖的老鸭汤,放了泡姜泡椒泡萝卜炖的,酸酸辣辣,开胃又驱寒。
老顾客反应麻鸭口感好,她每天跟余好好订30只麻鸭。
过了年,她到五号巷找余好好,打算接着订麻鸭,每次去,余好好家大门紧锁,后来芙蓉就不去五号巷了。
芙蓉看到林聪,很惊喜,疾步走到门口:“你怎么突然出现了?你妈妈呢?”
说着,芙蓉探身张望。
林聪转身跑两步,抱住爸爸的腿,说:“姨姨,我妈妈在学习,我和我爸爸、黄叔来这里吃饭的。”
“店里没位子了,坐外边可以吗?”芙蓉侧身,给伙计让路。
林聪抬头看爸爸,林北的手搭在孩子头上,说:“可以。”
“那你们先进来点菜。”芙蓉转身进了饭馆。
林北抱起孩子,和黄益民一起走了进去。
“姨姨,还有老鸭汤吗?”林聪手搭在爸爸脖子上问。
芙蓉说:“没有。”
“可是我闻到了老鸭汤的味道。”林聪指着自己鼻子。
“那是老客户三月份订的老鸭汤,今天才给老客户做了。”芙蓉叹气,“乡下人到市里卖鸭子,我抢到了就给客户做老鸭汤,抢不到,就欠着客户,你姨姨已经欠了一屁股债了。”
“姨姨,我妈妈包了千亩河域养鸭子,我妈妈说爸爸从西南运果树回来,她把果苗栽到坝坡上,果树结果了,小鸭子就能吃到樱桃、枇杷,我妈妈说到时候鸭肉有股果香。”林聪说,“姨姨,到时候我让妈妈把老鸭子卖给你,让你还债。”
芙蓉刚应了孩子一声好,有客人问林聪:“你老家是哪里的呀?”
“阳县,永新乡,莲花镇,稻花村。”林聪字正腔圆说。
突然想到爷爷跟人聊天,总会见缝插针邀请人到村里吃甲鱼宴。他挠了挠头,爷爷好像总邀请人七月份到村里吃甲鱼宴,偶尔开心过头了,会邀请人十月份到村里吃甲鱼宴。爷爷只有高兴时,才会记住十月份。林聪眼睛一亮,加工了爷爷的话:“我爷爷、三爷爷、五爷爷把水田弄成养殖场,养了好几亩甲鱼,如果你们想吃到夏天第一只甲鱼,记得七月份到村里吃甲鱼宴哦。六月份水稻扎根,我爷爷他们计划背着奶奶、三奶奶、五奶奶偷偷在稻田里放百十来只甲鱼,如果你们想吃稻田里的甲鱼,记得十月份到村里找我爷爷,我爷爷叫林志炳。”
“你爷爷养的甲鱼吃什么呀?”另一张桌子的客人问。
“水里的虫子,螺蛳肉。”林聪认真回答,“还有小鱼小虾。”
外边摆好了桌子,林北和黄益民点好了菜。林北抱着林聪出去,打断了林聪积极帮爷爷宣传甲鱼。
林聪也不生气,因为他打断爷爷宣传甲鱼,爷爷也没生气。爷爷不带着他追着人家宣传甲鱼了,看一圈周围,问他:“聪聪,这个地方咱爷俩来过吗?”
聪聪给爷爷一个假笑,他爷爷顿悟了,他们这是又迷路了。
小小的聪聪,捧着杯子让爸爸给他倒杯水。
黄益民离开了一会儿,拿了两瓶啤酒回来,递给林北一瓶,他撬开瓶盖。林聪举着杯子,要和他碰杯。黄益民和他碰了一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