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食品厂迁厂,他们没有进厂上班的可能了。
镇上居民慌了,有人跑到乡镇府大院找田朱福、姚广亮,想问二人刚刚不是到食品厂找三位老板,劝三位老板留下来,怎么没把人劝住,碰巧撞见田朱福、姚广亮跟秦月观、薛理等人争吵。
“拿市民用水开玩笑,这是我们干部能干的事?”田朱福认为人不能没有底线,他们这些干部更是要坚守住底线。因为对于他们这些干部而言,不管出于好意还是什么,一旦跃过底线,就再难守住底线,他坚决不同意他们拿市民用水威胁自来水厂。
都到了这一步,田朱福依旧拿自己的道德标准逼迫他们。田新财气的身体发抖,不管不顾说:“桥头镇当初比咱们困难,他们的乡镇书记天天到区里、市里哭困难,领导被他缠的没有办法,给他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只要他解决电力问题和用水问题,就把玉林鞋厂、机床厂建到桥头镇。
人家什么招都使,甭管管不管用,先使了再说。一通乱招使下去,硬是把领导认为他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
人家现在已经是淮市第一镇了,镇上居民人均收入比新台区高。
我们北沟镇呢?已经沦为淮市最穷的镇了!北沟镇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不赖人家自来水厂把取水地选在北沟乡,抑制了北沟乡发展,全赖你俩,你俩牺牲北沟乡赢得好名声。在区里,谁提起你俩,哪个不竖起大拇指,赞扬你俩不给区里添乱,歌颂你俩品德高尚,要把你俩树立成榜样,而北沟乡人民却被你俩拖累过着苦兮兮的生活。”
田朱福,还有和田朱福站在统一战线的姚广亮错愕,看向其他下属。其他乡镇干部对二人早就有了怨言,之所以迟迟不爆发,因为之前北沟乡没有任何起来的可能性,他们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林北三人在北沟乡办食品厂,让他们看到北沟乡或许能发展起来的希望,田、姚二人却在亲手掐灭这个希望,他们对二人不满到了顶点。
田新财的爆发,带动了其他人不满的情绪,一个个站出来说他们对二人的不满。
他们对自己原来有这么多抱怨,田朱福有意外,也有不解。
姚广亮则有些受不了。他用生命保护水源安全,他不给上面添麻烦,他也在给北沟乡寻找出路,乡镇府在水域里放藕苗,放鱼苗,哪样不是他在给北沟乡增收,为什么大家说他连累了北沟乡。
“原来自来水厂把取水地选在北沟乡,牺牲了我们北沟乡的发展。”
田朱福等人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跳,扭头就看到乡镇府大院的大门口聚集了一堆居民,脸色顿变,身上冷汗直流。
田朱福没想到有人找镇上有威望的老人到食品厂,食品厂只有门卫,他们从门卫那里打听不到有用的消息,拉着田德文、姚省书、胡裕祥、秦怀信来到乡镇府,目睹镇上居民质问乡镇府干部。
北沟镇上有四个大姓,田德文、姚省书、胡裕祥、秦怀信就是四个大姓的族长,他们知道自来水厂把取水地建在北沟乡,北沟乡要牺牲掉什么。四人老成精了,在北沟乡人民为这件事高兴时,四人纷纷在家装病,等到市民使用来自北沟乡的自来水,四人的病慢慢好了。
事情被爆了出来,镇上居民不再信任田朱福等人,有些人情绪激动,要把这件事几闹到区里。全程没参与这件事的四人认为还没走到这一步,站出来调解乡镇府和镇上居民的矛盾。
田朱福还在想怎么捂住这件事,不想把事情闹大的时候,林北一群人已经到了稻花村。
稻花村村民已经用上电了,除了林志炳六兄弟家有了电视机,建筑工程队成员家里也有了电视机。
是这么回事,村里通上电,余好好找林东、林南开拖拉机到陆江河店里拉林北订的电视机,让兄弟俩把电视机送回老家。林东、林南来到陆江河店里,看到琳琅满目的自行车、电视机、收音机,脑子活络起来。他俩打小嘴巴甜,知道怎么讨长辈喜欢,立刻把这套用的陆江河身上,想和陆江河搞好关系,从陆江河店里买两台电视机。陆江河知道二人是林北的亲哥哥,两人说的话又格外好听,就按照进价把电视机卖给两人,最后两人给了售卖价。陆江河对两人的印象不错,随口跟两人说有什么想买的,尽管到店里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