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云以前一门心思修蜂箱,没想过结婚的事。现在他修好了一个蜂箱,起了结婚的心思,他找媒人给他介绍对象,别人一听说他28岁了,第一反应就是他有什么隐疾,要不然不可能这么老了,连个对象都没有,他跟女方父母解释原因,女方父母觉得他说的理由过于荒谬,更加坚信他有隐疾,李洪云真是百口莫言。
也不知谁那么大嘴巴,把他有隐疾的事传了出去,他的名声也随之坏了,已经没有媒人说给说媒了。
阿杜一说南方老板带他到南方旅游是加分项,李洪云飞快确定了跟林北合作的事,生怕他答应晚了,林北就跑了。
林北四人下了山,乘坐大巴车到镇上。
林北到镇(正攵)(广付)找人给他和李洪云当中间人,他和李洪云签下了合同。
天快黑了,林北带旅游团住镇上招待所,给阿杜、李洪云也开了间房。
第二天,林北离开之前,跟阿杜透露他六月份还会再来,到时候包了他的枇杷。
阿杜开心的嘴巴快咧到耳朵后面,目送旅游大巴离开,李洪云在阿杜耳边念叨什么时候安排他和女方见面。
阿杜翻白眼,我要不是了解你在除了蜜蜂的事上缺一根筋,少点脑子,我也要以为你有隐疾了。
整天跟蜜蜂打交道,缺根筋也好,以后至少不会有花花肠子,阿杜这样安慰自己。
“你后天到我三孃家。”阿杜说。
“为什么是到你三孃家,不到你家?”李洪云狐疑地盯着阿杜,这家伙不会在敷衍自己吧。
阿杜:“……”
谁家哥哥会这么缺心眼,拉着男方到自己家,让妹妹跟男方相亲啊!
“你自己想。”阿杜已经不想理他了。
李洪云追上阿杜,一路追问阿杜一路。
这边阿杜快被李洪云烦死了,那边旅游大巴已经离开石棉县了。
接近中午,旅游大巴到了汉源。
林北带旅游团住上次住的招待所。
安排好旅游团,林北借招待所的电话打回厂里。
桑超英、黄益民都不在,张帅接的电话,林北让张帅告诉两位老板他到汉源了,便挂了电话。
旅游团在汉源歇息了一天,去山里吃枇杷。
九襄有枇杷,清溪也有枇杷,这次林北带旅游团到清溪找枇杷园吃枇杷。
西南人知道怎么吃枇杷,但是林北和林北从淮市带来的人不会吃枇杷,观察冯援朝等人剥了皮,吃果肉,吐掉一个核,他们有样学样吃枇杷。
枇杷酸酸甜甜,汁水还多,是林北没有吃过的味道,没控制住,一下子吃多了。
几乎没人不贪嘴,都吃多了。
旅游团在清溪镇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旅游团坐大巴回到汉源。
林北再一次安排好旅游团,独自到运输公司找任智。
任智见到林北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昨天就听说旅游团回汉源了,他还在想林北什么时候找他呢。只是他没想到林北来看他,还给他带了一网兜枇杷。
任智带林北回办公室,打趣道:“我人在汉源,缺你这一网兜枇杷?”
林北把枇杷放桌子上:“你不缺,南方人民缺。”
上次吃枇杷,还是去年,任智没跟林北瞎客气,打开网兜,挑了一个最大的枇杷,剥了皮开吃,抽空问:“你打算运枇杷回南方?”
“没这个打算。”林北解释道,“枇杷太软了,熟的又快,还经不住放,还在路上,就能坏掉一大半。”林北见到枇杷,又吃了枇杷,彻底打消了运鲜枇杷回淮市的念头。
任智糊涂了,既然林北不打算运枇杷回去卖,那他上面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想运枇杷罐头、枇杷膏回去卖。”林北说。
任智了然了,问:“那你找我有什么事?”
“找你聊聊天。”林北。
“你找到给你生产枇杷罐头、枇杷膏的厂子了?”任智问。
林北点头:“我在石棉县待了十几天,考察了他那里的枇杷园和罐头厂,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跟枇杷园和罐头厂合作。我马上回淮市,跟我两个合伙人商量一下,六月份回西南,就跟他们签合同。”
任智也不吃枇杷了,倒水洗了手,坐到林北对面,跟林北说:“我们汉源就有枇杷,你跑到石棉县找人合作生产枇杷罐头和枇杷膏,要多出多少运费,你这么做生意,不亏吗?”
“我们旅游团成员到泸定县有点高原反应,我带团回石棉县休整,意外认识了罐头厂厂长,和他投缘,便两人默认了合作的事。”林北确实默认了和申道忠合作,就不知道申道忠有没有默认和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