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五点半之前弄好,到信用社找我们,如果你五点半以后弄好,到菌菇鸡汤馆找我们,这家店在百货大楼后面的全益路上。”林北到库房拿了几包老红糖,给顾萍、姜婵各一包,“店里搞礼盒,老红糖没用完,你们拿回去冲糖水喝。”说完,他走出店,把老红糖放车篮里,骑车离开。
比她俩脸盘大的圆饼老红糖被油纸包着,正面放了中秋贺卡,被细麻绳捆着。
上班第一天收到老贵的老红糖,顾萍、姜婵抱着老红糖手足无措看着黄益民。
“我们做礼盒,如果剩了单品,不会单独拿出来卖,不出意外会拿出来当做福利送给员工。”黄益民张口就开始画大饼,顾萍、姜婵狂热地看着黄益民,黄益民笑而不语骑车离开。
黄益民从林北那里学到这招,他学以致用,从中发现了快乐。
他骑车到坝上,沿着闽安江骑车,吹着江风,展开双臂骑车喊:“我发现了快乐!”
“我发现了快乐。”他低声说。
清冷的声音里透着对过去的释怀,对未来的希翼。
黄益民身后停了一辆自行车,他扶着铁链吹着江风,目送货轮在江上飘荡远去,骑车下了坝子。
这边黄益民到轧棉花店买棉被,那边林北回到五号巷的家门口,他扶着自行车推院门,一个围着红色围巾的小孩拿棍子捣炉子进风口,余好好手里拿着火钳,脚前是碎成几瓣的煤球,林北推车走进去。
余好好放下火钳,拿扫帚和撮子过来,把碎煤球扫进撮子里。
家里没用过炉子,他爹倒是早用炉子了,可是林北没见过他爹咋弄着蜂窝煤的。他捡起火钳到灶房夹蜂窝煤,轻不得,也重不得,林北预感到蜂窝煤即将滑落,他第一时间放下蜂窝煤,又重新夹蜂窝煤走。余好好幸灾乐祸笑,林北的注意力全在蜂窝煤上,问:“你准备怎么点燃蜂窝煤?”
余好好的笑声戛然而止:“就……就那么弄呗。”
得嘞,这位也没从他爹那么学到如何烧炉子。
林北放下蜂窝煤,看了一圈院子里有啥可以烧的,院子里只有一堆树叶,除此之外,啥也没有。林北打开侧门门闩,房子右墙爬满了爬山虎,满墙苍绿的盛况不在,满眼的荒凉,脚下是连成片的枯草,林北踩在枯草上,花园河的坝子和住宅区地面齐平,林北穿越枯草来到坝子上,他站在坝子上眺望远方,是连绵不绝坠满了海棠果的海棠树。
花园河对岸也栽满了海棠树。
他视线所能看到的地方没有桥,岸边停了几艘木船。
林北卷了卷袖子捡树下的树枝。
林聪扶着侧门看爸爸,爸爸从他视野里消失,他蹬蹬蹬跑到坝上:“爸爸。”
林北臂弯抱了一堆树枝,直起腰扭头喊:“过来帮爸爸捡树枝。”
“好。”他张开手臂跑向爸爸。
父子俩一左一右捡树枝,很快捡了一大抱树枝,林北用空着的手牵着孩子回家。
回到院子里,他放下树枝,掐了一堆树叶过来,拢了拢树叶,从兜里掏出火柴点树叶,树叶熊熊燃烧,林北在树叶上架起了树枝,树枝的加入,火烧的更加迅猛,他夹蜂窝煤,把蜂窝煤放树枝上。
余好好着急道:“人家都是在炉子里点燃蜂窝煤的。”
林聪趁着妈妈没留意靠近火,被妈妈扯着衣领拽了回来。
余好好没撒手,又重复了一遍。
“谁规定不能在炉子外边点燃蜂窝煤?”林北手肘搭在腿上,扭头笑着说。
余好好干巴巴说:“……没人规定。”
“能把蜂窝煤点燃就好,管他用啥办法。”林北问林聪,“爸爸说的对不对?”
林聪大声喊:“爸爸说的对。”
余好好点他脑门:“你爸爸说的对,那妈妈呢?”
“妈妈比爸爸说的对。”林聪双眼弯弯笑。
“小马屁精。”余好好撒手,走进灶房。
火灭了,林北把两块烧着的蜂窝煤夹进炉子里,到灶房夹一块蜂窝煤放进去,蹲下来研究进风口和盖进风口的盖子,林聪挨着他蹲下:“爸爸,这个洞干嘛的?”
“哦,它啊。”林北想了一下说,“顾凡老师之前做过一个实验,他点燃蜡烛,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罩住蜡烛,烛火砰一下灭了,老师是不是说火能燃烧跟我们呼吸的氧气有关?”
“老师说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空气中的含氧量越少。爸爸,你没有我和妈妈呼吸的氧气多,你缺氧,所以经常坐着、蹲着,是吗?”林聪忧心问。
林北抬头看阴沉沉的天空,做三组深呼吸,心平气和将话题拉回刚刚那个话题,指着进风口说:“这是进风口,和炉子上面通气。”提到通气,林北猛然意识到他没有对齐蜂窝煤,他窜起来,拿火钳把上面的蜂窝煤夹到地上,夹第二块蜂窝煤和第一块蜂窝煤洞眼对齐,然后他夹第三块蜂窝煤,和下面的蜂窝煤洞眼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