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黄益民干劲十足说。
林北确定黄益民情绪没有不对劲,他跟黄益民打了一声招呼离开。
黄益民把桌子上的东西放回竹筐里,他把竹筐推进桌子底下,拿钥匙出门找桑超英,走到门口,他发现了一张纸条。
黄益民捡起纸条,纸条上写:如果你有时间,到和平西路1105号找我,或者到和平北路996号找我,林北留。
这好像是文化宫附近和淮大附近。
黄益民冲出门,趴在栏杆上往下看,林北正在开锁,黄益民喊:“北哥,住和平西路888号的男的不是好人,你当心点。”
林北把锁链放进车篮里,他朝黄益民点头,骑车离开,直接去了钢筋厂。
他来的不巧,赵康正在车间视察工作。
林北给赵康留了一个口信,他到钢筋厂大院里的小书摊看书。
赵康结束了视察工作,他刚回办公室喝一口水,秘书就进来告诉他林北在小书摊等他,赵康三口喝完水,一口气跑到小书摊找林北。
赵康看到林北,对他又怨又喜。自从上次林北离开,林北就没有露头,他的心一天天焦虑,一天天不安,导致他吃饭没胃口,睡觉辗转反侧睡不着,坐在办公室一包包抽烟,头发一把把掉落,随着他脑门的头发日渐稀疏,他慢慢的想通了,两万块钱就当打水漂了吧,他想通了是想通了,但还是心疼钱,特意通知门卫如果周航找他,把周航打出厂子和大院,他积极又上进视察车间,结果他视察完车间,林北就露头了,你说他惊不喜惊喜,实在是太惊喜了。
赵康克制住激动的心情,声线平稳喊:“小林。”
林北把读者放回书摊上,走到白玉兰树下。
赵康轻咳一声,也走到白玉兰树下:“小林,你怎么打算的?”他没崩住,先开口问了,但他尽量让自己显得从容。
林北思索片刻说:“我可以要完玻璃瓶,但是你们得提供盖子。”
“你不想买玻璃瓶,你就直接说,我也不能把你怎样,你用不着把人当猴耍。”赵康脸色奇差咬牙说。
“我有办法解决盖子的问题,不过我有个条件,我从你们手里拿玻璃瓶,你们保证给我的价格是最低价。”林北咬字清晰说。
愤怒甩袖离去的赵康脚步顿了一下,他整理一下衣摆,回到白玉兰树下,试探问:“你说的是真的?”
“真的。”林北和赵康对视。
“这件事我一个人决定不了,我带你去找周航。”赵康脚步飞快走到小书摊,问人借了一辆自行车,他骑车在前面带路,林北骑车跟在后面。
“从纬二镇直接上公路,顺着公路往北走,过了五个路口,直接下公路,就到了前进镇。”赵康带林北到了前进镇,指着前面的厂子说,“这就是周航的玻璃厂。”
“周航,开门。”赵康下了自行车喊。
大铁门紧闭。
赵康拍大铁门:“周航,我带了一个人过来,他能解决盖子的问题。”
赵康话音刚落,大铁门就被人打开。
周航伸长脖子看赵康身后确实有一个人,他撒腿往厂子里跑,跑到压井那里压水洗脸,掬一捧水往头上浇,边捋头发边冲进门卫室找刀刮胡子,手忙脚乱套上西装裤、穿上白衬衫,赵康干巴巴对林北笑了两声,他跑到门卫室,趴到窗户上跟周航说林北的条件。
周航的脚蹬进大头皮鞋里:“姐夫,你犹豫个啥,有了制作盖子的技术,我们在他这里少赚一点,可以在其他人那里多赚一点嘛。”
赵康想了想,小声问:“你打算给他什么价格?”
“先看他提供的是啥方法,咱再定价格。”周航把自己收拾的人模狗样出门,笑着朝林北走去,“咱俩先认识一下吧,我叫周航。”
“林北。”林北把自行车推到枣树下,放下支架,环顾四周。
整个厂子里只有周航和一条狼狗,表明这个厂子应该快经营不下去了,要么周航放工人假,要么周航辞退了工人。赵康说周航只生产两天玻璃,就开始生产玻璃瓶,也就是说周航的厂子开办到现在只卖出去几块玻璃,只有这一项收入,没有其他收入,林北更倾向于周航发不出工资,工人自己辞职,说不定周航现在还欠工人工钱呢。
林北笑着问:“周厂长,你给的最低价是多少?不包括盖子,咱们现在只谈玻璃瓶的价格,毕竟你现在只知道玻璃瓶的成本价,不知道盖子的成本价。”
周航:“……”
他回答吧,局势对他不利,他不回答,直接问方法吧,对方对他没有好感,局势对他更不利。这让他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