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媭和樊哙看得眼睛都圆了。
“你怎么知道硝石扔进水里可以制冰的?”吕媭紧接着又问。
樊伉挠了挠头,心想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代学反应过程,放到现代就是一个初中生都能懂的道理。
几千年的文化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抹平的。
“知道了,又是在神仙住的世界里看到的吧?”吕媭看着他的神情,摆了摆手,道,“你姨母和阿盈最近也苦夏,记得送点冰到宫里去。”
樊伉点头,眼珠子一转,想到什么,道:“阿母,家中硝石还有许多,要不我让阿琅在城里开个冰炭铺子卖冰吧?”
吕媭皱眉;“关中夏日时短,你别看这几日热得厉害,最多再过半月,天气就该转凉了,到时冰就不好卖了。”
“无妨,就算到时不能卖冰,我们也能卖别的。”
等到纸坊和印书坊建起来,到时候不管是造出来的纸,还是印出来的书都得找个店铺卖,总不能一直让他带着书上门推销吧?
“你缺钱就跟阿母说,阿母给你,行商的事就莫要总是记挂了。”吕媭也不懂,为什么樊伉总是对行商这种贱业恋恋不忘。
樊伉有点郁闷。
豆腐坊不让开。
包子铺不让开。
铁匠铺不让开。
卖冰的铺子也不让开。
明明一看就是很能赚钱的啊!
樊伉据理力争。
“阿母,你看啊现在天气这么热,肯定有不少人跟您一样苦夏,热得吃不下睡不着,我会制冰,家里硝石也有不少,我卖冰是为了解救那些苦夏的人啊。你想啊,有人苦夏,那些身体不好的人就更容易中暑,中了暑身体差一点的说不定就没了,如果有冰块给他们解暑,那些本来会中暑的人就不会中暑,不会中暑就不会死人。这明明是有利于社稷有利于民生的好事,怎么能叫贱业呢?”
樊伉是真的有点理解不了这些古人“重农抑商”的政策。
本来就一穷二白,还拼了命地打压商业,阻碍经济流通,只会更穷。
吕媭被他一顿歪理抢白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道:“堂堂列侯之子,居然操行贱业就是不行!”
“阿母,还能不能讲理了?”樊伉道,“我只是让阿琅开铺子,自己又不出面,有什么关系?”
别家都这么干的,为什么到他这里就不成了。
不过,当中午,樊伉用冰加当季的桃肉制了一份简易版的水果刨冰给吕媭之后,对于樊伉要开冰铺的反对态度便没有那么强烈了。
果然对大汉朝人而言,就没有美食搞不定的东西。
樊伉喜滋滋地想着。
第41章 上课
栎阳城里铺子不少,以吕媭的身份和地位要弄间铺子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不到三天,樊伉的冰铺子就开起来了。
因为知道卖冰的时间不长,最多就是半个月的时间,樊伉将这个小铺子利用到极致。
铺子不仅卖冰,还豆制品,早点,一铺多用。
等到天气凉快作坊建起来了,卖不了冰樊伉打算到时候就卖纸。
反正肯定有东西卖的。
于是栎阳城的居民们突然发现,三伏天的城里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悄咪咪地突然多了这么一家铺子。
早上有蒸得蓬松又软绵的各种蒸饼,加肉馅的不加肉馅的都有,还有软软嫩嫩和蛋羹一样顺滑的豆腐脑,最难得的是居然还有冰过的豆浆!
这么大热的天早上能够喝上一碗冰冰凉凉的豆腐简直就是无上的享受。
虽然店里堂食和打包都可以,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堂食。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店里有免费的冰盆凉快啊!
过了早食的时间,店铺里就会卖一种浇上果酱叫做刨冰的东西。
酸酸甜甜的,嚼一口那舒爽劲儿别提了!
就是价钱有点小贵!
不过想想又是冰又是白面又是肉的,贵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城中的平民不太舍得,最多就是路过的时候,跟着的孩子实在馋得不行,会买上一碗冰冰凉凉的刨冰或者豆浆,在店里边慢慢地喝光,顺便也蹭蹭冰盆子。
而最喜欢光顾的却是城中那些小商人。
他们有钱,然而现实就是即便是有钱,他们也不敢去花。
所以这个怪异的早餐铺子一开起来,就受到了他们的强烈欢迎。
家里的钱多得发霉了,不能穿漂亮的衣服,还不兴让他们在一个舒适的铺子里吃一顿奢华一点的早餐啊?
当然,不少富商也打过冰铺子的主意,然而不等他们下手,就发现很多勋贵们开始来这里吃早餐,而且那些勋贵们跟铺子的主人似乎还挺熟的。
居然是有后台的!
这下子那些暗地里打着各种各样坏主意的人全都歇菜了,一个个老老实实地继续装鹌鹑跟阿琅商量购冰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