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921)

作者:六月飞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负责验书的老者随手翻了几页,进屋叫来需要搀扶的老学究替他来把关。

老学究颤巍巍地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带把的透明圆物,对着书籍微微一照,便有放大的字体入眼:“鲜卑文?”

“是的。”

“写的是鲜卑的文化风俗与官僚制度。”老学究从一旁的小碗里沾点清水,将粘着的书页轻轻翻开:“原文写的可以,译文的错别字与病句太多,需要重修。”

说罢便给此书下了最终定论:“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按乙级上等给钱。”

打下手的年轻官吏从身后的金柜里剪了些金子块给乙弗父子。

“献书还有钱拿?”没想到有意外收获的乙弗父子动了借此发大财的疯狂念头。

然而拥有这种念头的不止他们,还有一些定居关中的越人贵族。

“办完了没?办完了就该到我们。”等着的人在乙弗父子惊掉下巴的目光下搬上一个鼓到破边的麻袋,拆开后是各式各样的书籍字画。

百越曾是勾践之后,又被赵佗输入了自关东以南的各种文化,所以包括温媪在内的本地土著都略通汉语,更是会像汉人一样记录文化,记录历史。

东瓯闽中的贵族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时肯定没带太多书籍,所以这些都是他们依靠记忆重新编的。

因为想看看这些书籍能卖多少金饼,所以父子站在墙角看了许久,最后看着献书的越人提着能把成人砸死的铜钱大摇大摆地离开书院。

“知识真是金子做的。”

这是他们阳陵之行的最大认知。

………………

“说好了今天就有糖引,怎么今天还在糊弄我们。”楼兰的街道从未变得这么热闹,但是参考楼兰的妇女着急忙慌地让孩子回来,把家里的门窗全部堵死就明白这个热闹不是普通能随便蹭的。

安归亚像往常那样执行公务,结果抵达楼兰王宫不足一分就被人叫回:“不好了不好了,有商人在王宫门口打起来了,说是要为金券银券的事儿让国君给个满意说法。”

“什么?”安归亚把翘起的双腿赶紧一放,起身抓着传令的官员面目狰狞道:“这是什么狗屁热闹?怎么有人闹到这儿来。”

对方既然提到楼兰的金券银券,安归亚便想到什么,表情也变得狰狞起来:“除了在大汉钱庄里躺着的糖引,楼兰上下少说也有三四十张糖引,不会都被……”

对方被安归亚的表情吓了一跳,但是想想王宫外的兵荒马乱,也是哭着老脸回道:“对!都被国君拿去卖了。”

得到答案的安归亚只觉得天旋地转,在那儿扶着墙壁喘了一两分钟才回过神道:“商人有去楼兰的大汉钱庄讨说法吗?”

气归气,但他明白这事必须楼兰出面瞧瞧平了,绝不能让大汉钱庄的糖引被愤怒的商人席卷一空,否则……

“有人去了,有人没去。”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官员也没说谎的必要:“大汉钱庄里的汉官说了,他们只负责发型糖引,别的一概不管,一概不认。谁搞出来谁收拾,总不能把楼兰的账都挂在西域的大汉钱庄上。”

这话说得确实在理。

楼兰搞出金券的第一日就遭到大汉的官方驳斥。刘瑞甚至写国书让商业伙伴明白自己的正式立场。

“大汉不管金券银券,也不会为金券银券买单,更不会认金券银券的流通性。”

光是声明还不够让心存侥幸的商人停手,刘瑞甚至派人抓了使用金券的汉商汉吏,将金券银券定为□□,一旦使用便立即问罪。

当然,他只够管大汉的情况和接受汉律的大汉子民。从匈奴手里接过西域诸国时就保证过会给予对方一定自治,所以包括楼兰在内的诸国只要没有反意,刘瑞也不管他们如何闹腾。

相反,他很期待对方捅出大篓子让自己有权收回各地的诸多自由。

安归亚被有人前往钱庄闹腾的消息吓得心脏一停,赶紧派人过去劝说,避免钱庄真被打砸。

“派兵与门口的商人好好聊聊,我去找国君。”知道此事压得了一时而压不了一事的安归亚赶紧去找罪魁祸首。

前往国君的后寝处时他还庆幸对方只是野心勃勃的蠢货,而不是把野心用于声色犬马的蠢货,否则现在也没有能控制局面的强大军队。

宫外的喧哗自然是会传到宫内的国君耳里,只是对方相信军队可以镇压不忿之音,所以没有理会这个深渊大坑。

“国君!”安归亚闯过想要拦住他的诸多侍卫,顾不得在楼兰王的面前维持君臣礼数:“您是否又派人加印金券银券?而且还印了不少?”

正在饮酒的楼兰王放下金樽,露出一副有恃无恐的表情:“是又如何?我不是说可以兑换大汉糖引吗?现在不够,让他们等会儿不久有糖引了?实在不行,大汉钱庄也在楼兰境内,完全可以找其借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