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857)

作者:六月飞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末了,她还补充道:“我就是最后一种。”

“你不恨吗?”

“不恨。”年轻的女史摇摇头道:“宫里好歹有口饭吃,最次能学一门手艺,最好能入大家之眼。陛下与大汉的先帝都十分仁善,除非是有自梳之意,否则宫女大都能在二十五岁得钱出宫。“

“活在宫里很辛苦吧!”沦为奴隶的卡塔利亚不免对其感同身受。

“人生在世,哪有什么轻松可言。”女史突然话音一转,聊起宫里的皇后太后,以及不在长安城内的太皇太后:“当今的皇后是陛下做太子时的良娣,本家姓卫,阿父曾为河东护军,阿母是平阳侯的远方亲戚。因为生了陛下的长女,所以在前不久被立为皇后。”

护军?

平阳侯?

卡塔利亚不懂大汉的官职结构,但也明白皇后的母系是贵族,父系是军官,属于标准的强强联姻。

“太后则是先帝的表妹,孝文太后的堂侄女。”

标准的外戚,亲上加亲的典范。

卡塔利亚将大汉的皇室结构等同于无平民加入的罗马上层,但是女史接下来的话却打破她的初步猜想:“太皇太后与孝文太后的出身就精彩得多。太皇太后曾是高后送给孝文帝的良家子,因宠得子,随即被文帝立为夫人、皇后。孝文太后则是魏国宗女的私生女,在被高祖所获前为藩王的姬妾。”

“宗女是什么?”

“宗女……宗女就是……地方酋长的远房侄女?”先秦时的诸国确实是地方势力,所以带入地方酋长也没啥问题。

“那良家子又是什么?”

“就是身世清白的平民女子。”女史又顺带解释了平民的定义与七科谪的范围。

当卡塔利亚得知大汉不许商人参加政治,甚至上层都不会与商人联姻时,她的表情充满了不解:“在罗马,高官亦是富商,甚至有人做到罗马的执政官。”

“泰山府君在上,我可不敢想象一个商人领导的国家。”这次轮到女史震惊:“我记得在大汉之前,也有商人封侯拜相,但是随着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开始吞并周边的土地并组建军队,各地便对商人进行一连串的打压。”

“贵族与商人的斗争?”

“也可以这么说。”想起那些著名商人的最终下场,女史不免心有余悸:“迄今为止,从政的商人除了急流勇退者,很少能得以善终。尤其是在不好的例子越来越多后,很多商人要么找过硬的后台,要么是花巨资构建护身的美名。”

“乌伤翁主的顾问就是闽中郡的大富商。也是靠着翁主的权势,她才可以介入闽中的制盐业。”

卡塔利亚露出一个虚假的笑容。

呵!

究竟是富商借着翁主的权势参与制盐,还是翁主扶持了个傀儡操作本地的盐业……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入宫的那天万里无云,但是一片标准的蓝色压在头上,真的让人喘不过气。

更令进宫的希腊人浑身不爽的是周遭的眼神。

颜异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所以在抵达关中前就要求他们戴好头巾,也不让在落脚上林的希腊奴隶到处走动。

陇西郡的人与羌人乃至西域人都来往密切,所以对外族的长相接受良好。

可关中不同。

别说是外族,就连外地的汉人想进关中都得办理手续。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接人的汉军都没法将好奇的视线从希腊人的脸上转移——毕竟人家盛装打扮,总不好用头巾毁了两小时的编发成果。

第475章

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大汉的东西两宫——长乐未央动工于高祖七年,一直修到文帝末期才得以完工。期间因为高后的马政于赵王之乱、匈奴入侵而停工多年,导致包括高祖在内的皇室成员都蜗于东宫,也就是太后所住的长乐宫。

是的,你没听错。

西汉的东宫指的不是太子,而是作为老皇帝的皇太后、太皇太后。

按照汉宫的原版设计,除了著名的长乐未央,还有一处建章宫、明光宫与二者形成四角之势,意为“四平八稳,天下晏然”。

结果还是钱的原因,加上修建武库、内府东西两市的政治需求过于强烈,所以从文帝到景帝都放弃了原图纸上的另外两宫。

至于刘瑞……

别说是建宫,他抠搜得都想出租长乐未央的闲置房间,结果遭到太后朝臣的死命阻拦——开玩笑,要是由他继续胡闹,老刘家的脸非丢到大汉的八千里外。

然而刘瑞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

亦或是说,暂时的妥协不等于他放弃这已知的赚钱渠道。

现在的刘瑞上有太后,下有老臣,所以做事束手束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