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格德罗西亚的日子不好过吧!”
安息之所以难以超越巅峰时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其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失去了能提供军费的经济大区——古埃及与古印度。
古埃及的莎草纸支撑着许多国家的文化输出。虽然和非洲大区的其它国家相比,埃及的黄金少的可怜,但要把黄金运到罗马和安息,埃及都是大航海与苏伊士运河前的必经之路。
至于印度……现在该叫身毒,或是由印度-希腊王国+巽伽王朝+百乘王朝+羯陵伽国等无数个南亚小国所组成的……联邦?
嘶……
好像也不能称之为“联邦”吧!
毕竟跟众所周知的联邦相比,这地儿堪称南亚小战国,南亚小欧洲,定期上演“田氏代齐”、“黄袍加身”、“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经典大戏。
这种情况下的身毒就算气候便于甘蔗生长,也无法在质量与产量上和大汉较量。
更扎心的是与安息接壤的印度-希腊王国曾隶属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王国。而在那位横跨欧亚的君主过世后,自喻为“大流士之后”,“阿契美尼德王朝继承者”的安息与印度-希腊王国相处得并不友好,同时因为印度-希腊王国保留了佛教信仰,而巽伽王朝则大力发展阿育王的婆罗门教,所以在身毒的西北部出现了令安息帝国十分恼火的情况——那个与希腊说不清道不明的罗马在远程支持不肯屈服的印度-希腊王国。而安息本想联合大月氏和巽伽王朝一起吞并孤立无援的印度-希腊王国,可大月氏有乌孙匈奴这两宿敌,而巽伽王朝同样面临着百乘的威胁,并不能给安息提供强力支持。
安息:“……”指望你们的我真是小丑。
“何止是不好过啊!我们的国君……”约雅斤的声音微微一顿,流露出令安归亚都为之侧目的苦笑:“国内所有的富商贵族都被他借了遍……”
刘瑞想到15世纪的哈布斯堡,意味深长道:“迪拉姆(安息的货币)的含银量也降了不少吧!”
“何止是降了不少……”提起这事约雅斤就一肚子的气:“在我出发前,国君已下令更改迪拉姆的重量……导致平民不得不去达利克(安息帝国里类似于投行的机构)换钱。”然后还上缴一定的手工费。
“这倒是和二三十年前的大汉非常相似。”刘瑞露出“我懂你”的表情,同时被死去的记忆撞得头皮发麻:“当年为了国家发展,我们这儿也出现了批粗制滥造货币,导致黔首一度只能以物易物。”
第375章
“看您的样子,我真想象不出大汉会出这种事情。”约雅斤家既有人做正常生意,也有人搞高利贷生意,更有人和苦行僧般遵循正统的宗教生活,可无论是哪个,都不希望国家通过“印钞”来解决当下的资金困境。
况且古代的“印钞”还与现代不同。
古代是真金白银的钱币交易,资产缩水的痛感与现代相比,就好比是无痛拔牙PK膝盖淤青——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事儿。
安息倒是想过向外输出膨胀,毕竟他们的迪拉姆其实就是换了名字的德拉克马,所以在标准相同的情况下,哪怕是与安息不和的印度-希腊王国、塞琉古王朝,都还认可安息的迪拉姆。
可想是一回事,人家愿不愿意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秦国敢那么搞是有大后期的军事实力+庞大市场作为依仗。齐楚的商人就算晓得秦半两的价值令人落泪,也只能在六国吃鸡的大环境下捏着鼻子与秦交易,然后把膨胀的压力转嫁给更低一级的商人乃至平民黔首——因为他们没有渠道更换正在疯狂贬值的本国资产。
而通货膨胀的后果是什么?
造反,起义。
是的。
你没听错。
古人,尤其是古代的穷人面对通货膨胀的唯一反应就是“既然劳资活不下去了,那劳资就要拉着你们一块去死”。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古代可没钢筋水泥压住快要螺旋升天的通货膨胀,而战乱又会拉高黔首的消费水平,导致他们把硬通货都一一交出,所以在底层进行大放血与被动绝育后,要么是有上层里的下层掉到牛马阶级,要么是有外部转移内部矛盾。
可无论是哪种,都还能保绝对上层的核心利益。
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底层打算同归于尽。
近代还分甘地式与暴力式的同归于尽。
可古代……
约雅斤的表情愈发痛苦。
阿契美尼德王朝只是嫡系断绝了,而不是全家死绝了。
参考被清朝追杀了两百年的老朱家在晚清还有子弟支持推翻清朝,多偶制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哪怕和埃及一样也有坑人的近亲婚配制,但是这么十几代地传下来,旁系子弟肯定过了上百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