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6)

作者:六月飞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尤其是椒房殿的主人薄皇后。

虽然刘启对这个长辈安排的发妻很不喜爱,但是从薄姬到先帝再到窦太后,不说是对薄皇后视如己出,但也称得上慈爱有加。

尤其是先帝。

当年栗姬仗着刘启的宠爱无法无天,甚至想越俎代庖地管理太子后院,若非先帝出面敲打了刘启,又拉了窦太后做了恶人,只怕不仅是薄皇后难做,就连宫里的薄姬,也要面对保孙媳还是安太子的难题。

“你阿母这辈子,怕是没法还清你大父的恩情了。”想起先帝为她训斥太子的场景,薄皇后自是鼻子一酸,泪如雨下。

她恐怕是椒房殿里哭得最真心实意的人,可是刘瑞听了,却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他那白莲花似的大父哪里是替薄皇后出头?他是替刘瑞,替大汉的尊卑礼法出头。

自古以来,之所以立嫡立长而不立贤,就是怕众皇子为了贤名勾结官吏,不干正事,最后搞得分崩离析,国破家亡。

刘瑞敢打赌,以先帝的性子,要是大汉能立皇太孙,薄姬和先帝哪怕是让中郎将压着刘启,也要逼他上书奏请立刘瑞为皇太孙。

也正是因为栗姬太闹腾,薄皇后又支楞不起来,先帝才把刘瑞抱到未央宫里亲自教导。就是为了警告刘启和他那些不安分的姬妾,告诉他们,只要刘瑞活着一天,他们就别想搞事。

至于薄皇后……先帝肯定嫌弃过这个儿媳太过弱懦,别说是跟窦太后相比,她连薄姬都比不上。可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薄皇后懦弱一点也没什么不好的。大汉不需要一个外戚出身的强势皇后,而弱懦的薄皇后也不会变成栗姬乃至吕后那样的存在。

“替我洗漱更衣,我要去长乐宫探望太婆大母。”彼时的大汉两宫并立,为长乐未央。其中,长乐宫为太皇太后等长辈们的住处,未央宫是皇帝和其后妃们的住处,外加个留给太子的北宫(太子宫)和上林苑。

彼时的刘瑞只是嫡子,并且没到舞勺之年,所以跟薄皇后住在未央宫的椒房殿里。而比刘瑞大了十几岁的庶出兄长们,则是为了避嫌搬到长乐宫后的殿宇。

薄皇后令宫人们烧了热汤,让刘瑞简单梳洗后,便陪他去长乐宫请安。

和刘瑞想得一样,先帝死后,宫里最悲痛的莫过于薄姬,她几乎是日哭夜哭,差点哭瞎了眼睛。

这个一生坎坷的女人早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还要看着儿子为了杀鸡儆猴而砍了帮他夺得皇位的舅舅……可以说,薄姬比甄嬛还惨,甄嬛当上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后家里还留着几个人呢!而薄姬……

“大母,孙媳带着瑞儿来给您稽首了。”薄皇后先是领着刘瑞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随后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后殿赶来,抬头便见两个宫人搀扶着满头白发的薄姬缓缓坐下。

“起来吧!起来吧!你这个当娘的到底是怎么照顾瑞儿的,他才醒来,你就带他过来稽首。”薄姬自先帝去世后便消瘦了不少,原本的黑发也都在七个月内尽数白去。

看到薄皇后带着刘瑞过来,老太太勉强一笑,那副出气多,进气少的模样看得刘瑞心肝一颤。

我滴个亲(护)太(身)婆(符)欸!你可要长命百岁啊!

作者有话说:

皇太孙最早出自西晋,这里得文帝是怕立了皇太孙后,闹出父不满子,想以孙代之的流言,所以只是抱养了刘瑞来警告刘启和栗姬,没有立皇太孙。

第4章

历史上的薄姬是在后元二年去世的,距离现在也不过两年的功夫。而在薄姬去世后,历经五朝的申屠嘉也在同年被晁错气死,享年七十有余。

若论名正言顺,薄姬是高祖妃妾,所以在刘邦的子侄辈前没那么多底气。而申屠嘉在高祖时不过拿了五百户的食邑,也不像萧何陈平那样才干绝伦。但是他两活得久啊!活到刘邦的妻妾只剩一个,活到当年和刘邦打天下的兄弟们只剩一个队率出身的申屠嘉。

可以说,这二位加窦太后是刘启不得不给面子的人,同时也是刘瑞的护身符。

只要薄姬不死,刘瑞不到造反的那步,那封太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连刘启都无可奈何。因为废立太子需要两宫点头,而窦太后虽然比妃妾出身的薄姬要名正言顺的多,可是一个儿媳妇的身份在那儿,加上薄姬在先帝的老臣那儿很有面子,她连让薄姬搬出长信宫都做不到,更何况是拿走薄姬的太后玉玺。

刘启作为窦太后的亲子,虽然标榜着自己是个孝子,可私心里并不希望母亲取代祖母的位子。毕竟先帝册立皇后时,薄姬可是力推了窦太后,又在刘启的储君之位和吴国太子的事情上出了大力。他们母子要是还顾及自己的名声,就不可能让薄姬迁宫或是拿掉薄姬的太后玉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