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486)

作者:六月飞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事到如今,所有人都等着窦婴赶紧认错。

而窦婴也不负众望地叹了口气,但却没有拱手谢罪,而是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遗诏呈上:“臣有两罪,一在远离庙堂之高,所以不知臣子之敬;二在困于粗浅的眼界,所以忘了求证之道。”

末了,他便双膝跪地,将遗诏呈过头顶,毕恭毕敬道:“臣受先帝之恩,受此托福之恩,故日夜辗转,不敢怠慢。”

“臣,今日认罪。更知臣的冒行万死难赎,殃及亲族。”

“故请陛下垂怜,看在先帝的份上让臣一人赴死。”

“臣,感激不尽。”

历史上的窦婴就是因为汉景帝的遗诏被汉武帝轻易弄死,连带窦家也一并遭殃。

嗯!这可就难办了。

对于窦家,刘瑞不能说是没有感情,但也确实生不出丝亲戚之意。不过这没感情的亲戚到底是用一次少一次的工具人。

刘瑞知道窦家也就窦广国还行,窦婴能看,窦彭祖能打工吗?

他当然知道。

并且还是养着那群与猪无疑的窦家人。

没办法,可以用于投石问路的工具人非常稀有。

薄家也好,窦家也罢,都不过是难以再生的工具罢了。

所以得省着点用。

“既然如此,那便请少府令和舅公去尚书署确认一二吧!”

众所周知,皇帝下的每份诏书都要在尚书署备份,避免有人进行伪造。

刘瑞在十几年前就借先帝未在尚书署给晁错备份诏书一事逼得晁错替他做事,而今想起当年的事,刘瑞也是百感交集,真想说句“造化弄人”。

窦广国在看到窦婴诏书的那刻便松了口气,知道此事大概率能悄悄平息。

然而他忘了自己的侄子是个什么德行,前几任外家又下场如何,因此在尚书署翻箱倒柜地都没找到备份诏书后,窦广国竟活生生地被气晕了。

“章武侯!!”

“老国舅!!”

尚书署一片兵荒马乱,只得向宣室报道。

而在他们确认之时,刘瑞正在翻阅洛阳的学宫计划。

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在洛阳建立万国学宫的计划让几千年后的河南多了家211兼985,并且大汉的万国学宫与太学府和希腊的柏拉图学院,吕克昂学院并称东西方的四大知识圣地。

第264章

刘瑞选择洛阳建立新学宫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这里经济发达,文化发达,无论是从关东江淮拉老师还是从南北两地拉学生都非常方便。

说来也是极有意思。

河南一直以为自己是华东地区,但在后世却被划进华中地区。

江西一直以为自己是华中地区,但在后世却被划进华东地区。

就连搞省拟国拟的都是鲁豫冀+鄂湘赣。

而实际情况却是华中系的鄂湘豫+华东系的鲁江浙沪皖赣闽台。

前者因为数量少+襄阳南阳曾是一家,所以还算比较合适,但华东系说是个大号江苏也不为过——因为江浙沪包邮,山东跟北边玩,闽台跟两广+两个特别行政区玩。

至于皖赣……

额……他们的存在感确实不高,也只能和湖广……中的湖北一战雌雄。毕竟湖南至少有个闻名全国的电视台,而湖北……

算了,只要不说武汉省湖北市就是对湖北最大的尊重。

除了窦婴和前去核实遗诏真伪的两位国舅,其他人都坐回原位,但也没比站着时舒服多少,完全称得上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尤其是见上座的皇帝毫无动静,一副准备秋后算账的模样,窦彭祖就难受地恨不得做点什么,但又不能在皇帝面前轻举乱动,所以露出憋屎般的可怕脸色。

对面的郦寄见状,那真是喝茶也不是,吃点心也不是,只能盯着桌面的花纹,想着皇帝为啥派两老头核实遗诏真伪。

不过瞧瞧受邀的人里谁更适合过去一趟……

已经死亡的政变记忆再次攻击郦寄的大脑。

算了,平庸是福,平庸是福。

太能干的活不长,太平庸的死得快。

所以说文治看萧何,人际看陈平。

只会打仗的郦寄权衡一二,决定跟紧刘瑞的脚步。

算了,他也活不了几年,只要情商没有低到与韩信一较高下的地步,应该能在刘瑞的手下善终。

前提是这位真的效仿文帝,不会将人赶尽杀绝。

郦寄不知道的是,刘瑞确实对物理上的毁灭敌人毫无兴趣,并且还算珍惜武官。

没办法,物以稀为贵。

想当官的文人多如过江之卿,而能抵御匈奴入侵,为他打下南部诸国的武将却少得可怜,以至于连郦寄都成T1将领,负责皇帝的安保问题。

刘瑞比历史上的汉武帝大了七岁,而汉武帝又比霍去病大了十七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