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295)

作者:六月飞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临近广陵郡的地方都是这等惨状,那广陵郡……

想起吴王的邀约与自家大王的重任,刀箕的心里便沉甸甸的不是滋味。

刀家虽和刘濞一样,也是以靠海制盐而闻名天下,可是刀家的发家史却与粮食有关。

秦末时,刀家靠着仆从甚多,田地够多而向割据的豪强们提供粮食,从而有了关东第一富豪的架势。

而在高祖称帝后,刀家靠着曾给高祖供粮的香火情和诸吕之乱里对齐王的投资而顺利拿下齐国的车马业与粮食产业。

可以说,你在齐国做生意是离不了刀家的。

有了齐王的支持和前几代的积累,刀家的触须也不限于齐国,而是伸向了赵国楚国乃至吴国燕国。

楚国与燕国相继被废后,因为关中的介入和巴蜀井盐,彭城海盐的兴起而让刀家的生意有所损失。

可即便如此,刀家在齐国乃至关东仍是响当当的富户。

刘濞借季心的关系找到聂壹,再借聂壹之手联系上刀箕也是想问齐王或是齐国的富商能不能借粮给他,待他实现毕生之愿后必有重谢。

刀箕起初是不想答应刘濞的,奈何刘濞开价够高,先是许诺会将孙女嫁给刀箕的儿子,又是许诺事成之后会让太子迎娶刀家的女儿,这才让刀箕动了下眼皮子,犹豫一番后决定来吴国看看。

然而刀箕一进吴国便察觉到难以忽视的古怪——虽说吴国遭遇蝗灾,可这毕竟是江淮富地,盐铁大户,怎么会沿路没有黔首往来,官吏赈灾?

若是边边角角的地方也就罢了,怎么快到广陵郡了,却也没有多少人烟?

第160章

刀箕按下心里的诧异,但是走在往来稀少的吴国官道上,不时还有饿红眼的灾民组团抢劫,这种感觉别说是刀箕这个富商受不了,就连被他雇来护卫的剧孟都眉头一皱道:“吴国乃膏腴之地,何至于有如此之多的饥民?”

“是啊!即便是遇上蝗灾,可南方多雨,并不利于蝗虫繁衍,可吴国却……”剧孟的小弟虽是游侠,但却不好武力办事,而是家有农田,偶读《春秋》。搁在明清一带,那就是耕读之家里出来的汉子。

彼时这汉子看着吴国的惨状,看着腹大如球的饥民与彪悍的士兵形成鲜明对比,忍不住骂道:“无赈灾之粮却有养兵之铜,真是吴国的好主君呐!”

剧孟没有应和,但是他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作为河南郡的知名游侠,剧孟在接活前就已见过关中派来赈灾的人,以及从彭城郡而来的灭蝗专家。

不管他对关中抱有怎样的情绪,都必须承认在赈灾方面,关中干得比赵王,齐王,还有吴王更好。据说在彭城郡一带,太子亲自主持赈灾,惩戒那些大发横财的无耻之徒。

相较之下,那些被灾情急得六神无主的主君真是太不够格了。

一想到这儿,剧孟隐晦地朝后瞥了一眼,握住刀柄的手也不由自主地爆出青筋。

每到大灾之年,豪绅们便大肆收购饥饿黔首的土地房屋。豪宅外遍地饥民,豪宅内一鱼三吃。也是这时,民间的卖儿鬻女之风令奸人遍地,导致除了饥荒,还有吃人,虐人,遍地起义来折腾已经生不如死的黔首。

剧孟虽是游侠,但跟季心,郭解之徒相比绝对称得上翩翩君子,道德水平高到能称圣人的地步。毕竟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参与七国之乱,被周亚夫赞赏为可胜一国的能人。

最重要的是,剧孟不贪,民间口碑甚好。去世时家不足十金,但来吊唁者却却绵延千里。

此次护刀箕出使吴国一是为了赚钱赈灾,二是为了测测别国的底气。

如今看来,让关中收拾吴王并非是件坏事。

至少关中接手吴地后肯定要开仓赈灾,安抚黔首。

“暴秦之灭,楚汉之争,与其说是豪杰振臂安天下,不如说是闾里黔首定江山。”刘瑞靠浓茶和愈发纯熟的画大饼之术稳住附近的黔首后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下。然而没等他召集部下问问彭城郡乃至楚地的税收查的怎么样了,便从派进吴国的探子那儿听到一个大新闻。

“咳咳!”被浓茶呛到的刘瑞来不及喘气便捉住探子的衣领,难以置信道:“你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吴王借关中要夺各地藩王的任命权一事而请淮南王和庐江王过去议事,结果被吴王扣押在广陵郡。”探子被刘瑞的动作勒紧脖子却又不敢动手伤到太子,于是只能忍住脖颈的疼痛,继续说道:“如今的淮南国已在边境设防,而庐江王似乎与吴王达成共识,所以回国整兵配合吴王的谋逆之举。”

刘瑞松开揪住对方衣领子的手,沉默后冷静道:“衡山王一系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