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后,吴千殊对王役由疑惑变成敬仰。
“怪不得他不过三十几岁便白了头。”吴千殊对在清世司因为喝酒结缘的第一个朋友城水碧感慨。
城水碧耸肩:“谁知道了,可能就是弑神的代价。”
但是随着在清世司待了一段时间后,吴千殊也渐渐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由于清世司与三境和人族朝廷的妥协,清世司内部冗官沉积、腐败严重、派别林立,加之天界关闭,西方渐渐对东方进行骚扰,一些威胁慢慢浮上水面,所以王役一心想改革清世司内部结构,这直接加剧了清世司内部矛盾,王役一派直接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因为吴千殊他们是由王役招进来,许多保守派所属都觉得他们别有异心。
同时清世司内部也流传着诸多王役的传言:王役父亲是被楚约活剐而死,他不惜性命弑神不过是为父复仇,现下他想改革清世司,不过也是想复仇。而且司主辛攸对王役态度极其恶劣,更加坐实了传言的真实性。
那时的辛攸比现在更加喜怒形于色,对王役真的格外偏颇,致使王役虽然势强,但风评极为不堪。
但吴余文无视所有的流言,以近乎扭曲忠心效忠王役。吴千殊知道,兄长是知恩图报,王役留了他和自己一条命,还带他们离开了毫无生气的亡灵之林,来到了一片独立于三境的世外桃源,这份恩情,兄长定会肝脑涂地。
但对于吴千殊,那不过是从无处依附飘萍变成一个有所效忠的狗腿。
王役也明白吴余文的诚意,几乎将他作为心腹来培养。
因为吴余文的关系,处于观望中的吴千殊彻底被默认为王役一派。
不过也多亏这种被动的派系选择,他与城水碧的交情越发深厚,并在城水碧的引荐下结识了啸风子,那是吴千殊进入清世司最大的收获。而彼时城山墨还只是个小雏鹰,跟在城水碧身后,怯生生。
而当时的第五堇是辛攸的心腹,他不同于吴千殊等王役一脉,犹如过街老鼠,他似乎对改革与否并不关心,他置身事外,冷漠地看局中人争个你死我活,平时的行事也要充分估算利弊。但也就是这样一个极端功利的人,和没有任何背景还是名声极差的王役一脉的城水碧有着刎颈之交。
由于城水碧的缘故,吴千殊和第五堇也算是有些交情。
原本就因弑神而违逆天道的王役,在晚年更加过分,直接依靠燃烧灵魂续命,立志要在有生之年实现变革。但是各方一拖再拖,直到西方对东方由试探直接变成侵占,也没有实质性进展。
最终,人力拧不过天命,王役身死,魂飞魄散,再无来世。
保守派以为胜利在望,不料一直没有表态甚至对王役嗤之以鼻的辛攸突然下场,纠集王役一派直接以暴力方式镇压保守派,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推进清世司改组。
一夜之间,清世司变天。但由于一切发生的太快,当时并未在京都第五堇和城水碧回来时,清世司已经清理结束,百废待兴。第五堇由于立场问题,接手了直属于辛攸的秘书部,城水碧却因为辛攸的独断、残酷,心生嫌隙,选择了常年在外的执行部。吴千殊则负责各方通信的情报部。
吴余文由于王役的临终嘱托,归入辛攸麾下,独立于各部,保护辛攸的安全。
虽然清世司改组成功,但是西方对于东方的渗透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他们错过了阻断西方的最佳时机。
所以在二十年前,清世司为了挽救局势,制定了春笋计划。原本非人族不能干涉人族局势,但是辛攸力排众议,以清世司为桥梁,牵头联合人族和三境联手,希望能够实现反扑。
历经五年,各地部署完毕,为了能将当时的沪港的入侵者堕天使拉哈伯一击毙命,主要兵力部署在沪港。虽然在人族范围内更容易击杀堕天使,但为了防止在城区动手伤及无辜人族,城水碧和啸风子还是以身犯险,亲自潜伏在拉哈伯身边,希望将他带到东境域内。不料由于原本驻守粤东的安士白突然插手沪港事务,这个变数直接导致二人甚至执行部的行动曝光,致使埋伏在沪港的所有执行部所属全数阵亡。而啸风子因为要帮城水碧向东境送信,所以躲过一劫。
可原本去接头的应该是城水碧,但临阵变法。虽然事后啸风子解释是城水碧安排的,但死无对证,更加深了啸风子的嫌疑。
春笋计划失败后,西方内部不稳,拉哈伯返回西方,安士白名正言顺进驻沪港。
但是春笋计划失败的原因依旧不明,第五堇查遍所有有关春笋计划的文件,也没有找到任何的纰漏,同时根据人族和三境的反馈,也没有任何端倪,甚至除了沪港,其余地方的行动都有收获。可偏偏作为行动核心的沪港行动暴露,不免让人怀疑是清世司内部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