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玉箫追着人影,林长辞呼吸一紧,青霜刹那飞出,人随剑影闪现而至,硬生生受了这一击。
这是他和巫真第二次交手,神识有损,本就难以战平,巫真没有顾忌,更是胜了一筹。
肺腑俱震,青年喷出一口鲜血,自半空坠了下去。
他眼前发黑,勉力稳住身形,召回青霜,正欲飞上去再战,可下方不知有什么东西,将他浑身一卷,整个吞噬掉了。
林长辞只能用“吞”来形容这种感觉。
仿佛一股暖流,从上下分别覆盖过来,带着温存的包裹,把他挤压向更深处。眼前短暂地失明了一会儿,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感知不到,落到后面,他好似被埋在土中,周遭分外狭窄。
很快,林长辞意识到自己正顺着某个渠沟流下去,漫长而无止境的流动中,他渐渐掌握了身体的控制,勉强坐起了身,等眼前能视物后,不由怔住了。
目之所及,宛如天河倒悬。
极深的黑暗里,点点星辰汇聚成交错翻飞的数条溪流,碎光浮沉,粲然生辉,缓慢地流向未知远方。
林长辞就坐在这样一条“溪流”里,他咳出一口鲜血,随即以衣袖擦去,伸出手,指尖所触之处,星河冰凉清澈,灵力骤然涌入,将空空荡荡的经脉盈满。
他深吸几口气,待喉头灼烧的刺痛减轻后,拄着剑起了身,往周围打量。
这是什么地方?
第117章 解惑
“嗒,嗒,嗒。”
脚步声响起在寂静的空间中。
无数白色人影穿行在星点光芒的溪流里,身形飘忽如云,林长辞回首,他们高冠博带,衣袂飘飞,宛如千万年的亡魂回归冥河之畔。
无人为这其中唯一的生者停步,他们渐行渐远,白色身影在黑暗里如灯笼般飘飘忽忽远去,仿若指引前路。
林长辞静静观察了一会儿,选择跟随他们的方向前行,摸不着的水流没过脚踝,层层涟漪破碎了星辉,漾出一圈又一圈粼光。
行到某一处,白影尽数消散,天地初开般的寂静里,骤然响起了歌声。
“叹亡人辞灵到中央,中央有座黄莲台,亡人殇家黄莲台,从今一去不回来。”
“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死不回来。”
苍老的声音喑哑地唱着,曲调似是山歌,空旷渺远,分外苍凉。
林长辞循声望去,布衣的老者立于星辰璀璨之处,以手轻轻打着拍子,向无人处高歌。
待一曲散尽,老者转过身来,对他微微一笑。
林长辞握剑的手一紧,愕然道:“……是你?”
算起来,这应当是二人第三次相遇。
给他批过两次命的,萍水相逢之人。
“是天意。”老者气息慈和,对他做出邀请的手势:“请到我的身边来。”
林长辞略略迟疑,见他眼神安定,不锐利不热络,安详得宛如秋日的月亮,便提步慢慢走了过去。
在此人身边,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平和与宁静。
老者一撩衣摆,道:“我知道,阁下一定有许多事情想问,不必心忧,我们品茶详谈。”
随着他做出坐下的动作,二人身边幻化出了茶桌茶椅,林长辞也没有惊讶,随他一起坐了下来。
他的第一个问题是:“足下究竟是谁?”
这是他心里埋藏最深的疑问,此人气息毫无破绽,圆融澄静,一丝一毫的波动也无,总是在某个关键时刻出现在他的面前,不知来历,无影无踪,像是一个本不该存在的人。
老人富有耐心地在火上炙茶,悠悠道:“我听闻,你等修士为齐心解决此番天道错漏,组成一支联盟,自称为联盟使者。”
他一手握着竹夹,一手往上指了指:“照你等说法,我应当为天道之使者。”
红眸微微放大,林长辞神色一怔——他的答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难怪……难怪此人深不可测,遣词用句似是而非,恍若身在尘事之外,又未脱离凡世。既为天道使者,如今降临人间,莫非也是为天道之缺而来?
林长辞暂时按下这个想法,问出了第二个探究已久的问题:“玉镜台究竟是何物?”
“顾名思义,是镜。”
答案似乎太过通俗,老者轻轻笑了。
他放下烘烤出香气的茶饼,在星河般的溪流上做出俯按的动作。
因他而起的涟漪立刻平静下来,好似一瞬冰封,清晰映照出了二人的倒影。
他的手继续下落,直至按在水面,示意道:“此乃玉镜台。”
原来自己竟落入了玉镜台内部?
林长辞眉头蹙了起来,第三个问题接踵而至,玉镜台为何会出现在平城?
老者继续为他解答道:“世人皆以为玉镜台能观未来,然其不知,镜有两面,一正一反。正为今,反,则是尔等所以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