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雾水的官员披着外衣,看着这等情形,心下已经跟着恐慌起来。有人抓住快速跑过的营兵询问。
小兵着急道:“陛下遇刺!快去护驾!护驾!”说着绕开茫然的官员,握着武器汇入队伍中。
什么?陛下遇刺?!
所有官员不安地从各自营帐集中到院内开阔处。
皇帝身着金黄寝衣,消瘦的面上苍白如纸,似是惊魂未定。他胳膊处缠上了绷带,绷带渗出血色,可见伤得不轻。
院子中间,横着一具无名刺客尸体。
在没人注意的地方,皇帝方懿恶狠狠瞪了位处下方老态龙钟的丞相一眼。
丞相面不改色,扶着先帝赐予的龙头拐杖,拱手道:“所幸陛下吉人天相,暂无大碍。但是——”他咬准了后边那两个字,浑浊的眼睛扫过隔壁泰然自若的太子,“此次秋猎由太子殿下负责,太子殿下是否该给个交待?”
似是没想到段公良如此直白,方宥丞挑了下眉,堂而皇之笑了一声。这是觉得此次十拿九稳了?
那一声笑音叫上下站着的坐着的君臣皆脸色复杂。
太子一如既往嚣张,理直气壮道:“有罪之人才需交待,吾有何可交代的?难道刺客出发前还会向吾报备?”
“孽子!”皇帝重重拍了一下扶手,发出沉闷一声,吓得周遭臣子侍卫宫女纷纷低了下头。
皇帝怒指太子,“你护卫不当,还敢如此狂妄。朕活着,碍了你的路不成?!”说罢气急攻心,心气不顺,捂着胸口直喘气。
一屋子的人见他要被气晕过去,纷纷紧张起来,异口同声喊着陛下息怒。他身边的童公公忙给他拍背顺气。
方宥丞瞥了边上的丞相一眼,转头看向上首。他若无其事站着,依旧没有半分请罪的意思,火光到底不如太阳,晦暗间照得他眉眼深邃,满身锋锐,“这倒没有。不过儿臣长大了,可能就碍了陛下的路吧。”
这一句把皇帝气得够呛。
见人半死不活,方宥丞才勉强服了个软,拱手道:“开个玩笑,陛下息怒。此事吾会追查到底。”
然而有人并不想就此了事。段公良握着拐杖狠狠戳了两下地板,叫所有人的视线落在他身上。
段公良眯眼,看着方宥丞,质疑道:“若叫太子殿下处理此事,怕是最后不了了之吧?”
顺着他的话,方宥丞不以为意道:“那你想怎样?”
段公良冷哼一声,边上打从出现就低着头降低存在感的段轻章上前,扶住他走到刺客尸体前。
颤颤巍巍的丞相缓慢蹲下,一把揭开了刺客的蒙面布,露出张陌生的脸——在场的人面面相觑,都不认得此人——丞相的手向下摸索,一步步搜寻着刺客身上有用的信息。
方宥丞冷眼旁观,出声道:“搜查这些琐事,还是交给侍卫或仵作比较好。丞相都一把年纪了,万一沾了晦气,曜国岂不是少了一位忠良。”
“不劳殿下费心,替陛下分忧,乃臣子之责。”段公良面不改色继续搜寻血肉模糊的尸体。
此话一出,围拢的臣子交口称颂,都道丞相不愧是三朝元老,其心可见日月。
忽然,段公良满脸凝重,从刺客腰间搜出一块木腰牌。
在死一般的寂静里,他把木腰牌交给童公公,童公公献给了皇帝。
腰牌上不知写了什么,皇帝看过后瞬间面色铁青,转向方宥丞,骂道:“孽子!”
下方官员纷纷看向方宥丞,一时诸多猜测。段公良命人把刺客外衣除去,于是所有人都看到了那身定做的军服。
须知就在几月前,太子殿下声势浩大地组建了龙武军,恩威并施,给龙武军所有人都定制了内外军服。
这可是数年难得一见的奇事,叫其他军队所属士兵艳羡不已。毕竟,在重文轻武的朝中,入伍的士兵们最多只能得到一身外罩的薄铁甲。
万万没想到如今成了指认刺客身份的证据。
方宥丞对刺客身上的衣物视而不见,道:“腰牌?看来这人是个士兵,就是不知道上边写什么了,叫陛下如此动怒。”
“你还装傻!”皇帝怒气滔天,朝方宥丞掷去腰牌。
方宥丞闪身,那简陋的腰牌便砸到了地上。
普通士兵的腰牌是不会写太过详细的信息的,然每个军队里的令牌制式都不同。有些官员看木牌花纹,便倒吸一口冷气,知道今日太子殿下怕是要糟。
方宥丞声调平淡道:“如此看来,刺客是先去偷了士兵内裳,又偷了令牌,才来行刺。这么简单的栽赃,陛下不会看不出来吧?”
“太子殿下。”段公良重重喊了他一声,插话道,“哪怕贼人是偷了令牌,又为何要去扒人内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