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在旁边一听,跑过来张嘴就骂,“你个没能成算的,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笨蛋,学啥打猎?打猎能有啥出息?你给我收收心,好好去跟着你四大爷学,以后就是不考秀才举人,做个会写字的掌柜也行,或是去当个账房都比打猎强。”
栓柱梗了脖子叫起来,“我就是不想学识字算术,我不要考举人,也不做掌柜账房,我就是要学打猎,就是要学拳脚。”
王猎户被古氏两母子吵得都找不到北了,正说着学识字呢,怎么又扯账房掌柜的干啥。
王婆子举着两只沾满面粉的手匆忙走来,径自问王猎户:“老头子,我怎么听人说,张屠户还要给学识字的孩子教打拳呢,有没有这回事?”
王猎户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昨天,四盛当着我们几个人的面跟张屠户说的,张屠户当场答应了。四盛还说,每天还要安排俊妮给读书的孩子讲讲故事呢。”
栓柱睁大眼睛看着王猎户,“爷,四大爷真的那么说了?”
王猎户点点头,“真的,要不你先去问问张富和俊妮。”
栓柱就眉开眼笑,道:“爷,我以后再学打猎,先学些写字和算术吧。”
说完便一溜烟跑了,原地留下一脸纳闷的王猎户和笑得得意的王婆子,还有满脸愤懑的古氏。
这天上午,合作社的识字班开学了。
所有五到十四岁的孩子全部都集中在了院子里,一共十八个。
他们穿得整整齐齐的,从小到大一排排地坐在砖头上、石头上,有些新奇地看着站在前面的四盛。
他们的父母家人也都静静地站在后边,看孩子们第一次上课。
第一天,四盛不准备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宣布了学习纪律,接着讲了学习安排。
孩子们每天只在上午上半天课,每五天休息一天。
至于课程暂时只开设了识字、算术和拳脚三门课,任课老师自然是四盛和张屠户。
四盛特意给大家介绍了三位小帮手,素雪、汪泽然和张富。
说到素雪和张富,后边站着的大人们都觉得这理所当然的事,四盛和张屠户忙的时候,也只有他俩能帮着教教孩子们了。
素雪那是在三四岁就会背诗的,大家都知道,素雪不管是识字还是算术,那都不是一般的强。
张富也是从小就跟着张屠户学拳脚的。
可汪泽然也能被指定为小助手,却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第133章 那是什么味道
二小子也读过两年书的,四盛却是选汪泽然当助手,表明他不比二小子差呀。
前几天汪泽然教孩子们学数数、背口诀,大家都以为他也只是会些简单的算术,现在看来不只如此。
看来得重新认识这个叶家的小表亲了,大家看向汪泽然的目光不觉带了一丝审慎和尊重。
不到两刻钟,简单的开学仪式就结束了。
孩子们正式开始上课,早上第一节 课是学拳脚。
张屠户让孩子们排好队,带了他们到河滩上跑步、练基本功去了。
孩子们的队伍里,高大的赵老六的背影显得特别突兀。
赵老六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原本并不在识字班的范围内,他自己偷偷去找了四盛,额外给加上的。
上次买碗因为算错账被坑后,赵老六心里很难过,心疼被坑掉的八文钱,更是觉得丢了脸面,一个大小伙子连这么简单的账都算不明白,说出去真够寒碜的。
牛恒才学了几天就能一口报出结果,他也要去学,以后再也不丢这种人了。
因为有了识字班,孩子们上午要学习,四盛和牛智信重新安排了进城送货的人选,把大小子、牛恒等都加进去,几个小子排着班轮流去,张富和汪泽然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帮着管管识字班。
合作社又分了一次红,这次各家分的比上次还要多。
大家伙高兴之余,汉子们的需求也让四盛又拢起了眉头,汉子们说:“妇人们做豆干赚钱,咱们汉子能干啥营生?总不能一直这样被女人们养着吧。”
四盛考虑了好久,也没有给汉子们想出个营生来,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
识字班第一次休息,天气晴好,四盛赶了牛车带着素雪、汪泽然和永安去堰南镇赶集。
永安是第一次去堰南镇,一上车就兴奋得安静不下来,一会儿依在素雪身边,看路上往来的行人;一会儿攀在汪泽然身上,看远处的高屋大房。
素雪和汪泽然对面坐在无顶的牛车车帮上,也不拘着永安,只抿了嘴笑着看他来回折腾。
一时到了镇上,一家子先去吃了馄饨和油饼,小吃摊老板还记得四盛和汪泽然,还给他们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