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来的人是黛拉,李墨宁原本打算推脱不见,但通报的人告诉李墨宁,黛拉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墨宁王妃要解决五星市的粮食问题的话,最好不要拒绝我”。
这是市里一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一个大难题,李墨宁赶紧请她进来。
“墨宁王妃,大仪朝不同意开放粮食贸易吧?”黛拉开门见山问了这个问题。
李墨宁默然。
“请问墨宁王妃,你们打算怎么解决市里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黛拉继续问道。
李墨宁挤出一个笑容:“大家不用担心,最近从和区和阿区调拨来了一些粮食,只要按照目前的配给制,大家省一省,应该可以度过难关。”
黛拉微微一笑:“那以后呢?”
“以后?”李墨宁挑了一下眉毛:“以后就更加不用担心了。现在已经探明了,和田和阿克苏都有地方可以种植小麦,明年开春咱们大力开展春耕,就会比今年好过得多啊。”
黛拉哈哈大笑起来。
李墨宁皱着眉问道:“你笑什么?”
黛拉说道:“我笑什么,墨宁王妃心里应该非常清楚。”
李墨宁面现不悦之色:“黛拉,如果你没什么事的话,我要先去忙了。”
黛拉并不理会李墨宁的逐客令,沉声说了起来:“几个王庭的存粮应该都用完了吧?”
李墨宁面色一沉,这句话刺到了她的痛处。
黛拉说的“存粮”,指的是那些王庭的存货。
这么多年来,西方和北方的荒族主要是通过抢掠或者交易,从大仪朝获得粮食。当然,不管是抢劫还是交易来的粮食,都是存在王庭之中,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虽然下面的牧民不好过冬,但王城里因为常年存着一些粮食,倒不用担心无法过冬。
于奇正的态度很坚决,绝对不和大仪朝打仗。也就是说,和以前的荒族不同,市里无法通过抢劫获得粮食。
大仪朝一直不肯开放粮食交易,五星市的粮食缺口就非常大了。
今年之所以一直撑着,是因为在这一年间,连续占领了这么多的王庭,得到了他们之前的存粮。
以前那些族的可汗,粮食都是给贵族和军队用的,不可能发给下面的牧民,更加不要说那些奴隶了。
所以之前每年冬天都会因为饥饿和寒冷,有数量不少的平民和奴隶死去,这也是草原人口一直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自从李墨宁理政一来,就一直抱着不让百姓饿死的理念,想尽办法让大家有吃的。
黛拉说的不错,今年已经把所有的存粮用完。听说这边能种植小麦,她专门把阿里木.买买提叫了过来,组织了一次农业相关的会议。
经过仔细的调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即便明年全力开展种植活动,也远远不能满足市里的粮食需求。
黛拉见状继续说道:“还有两个严重的问题,不知道墨宁王妃有没有考虑到过?”
从现在的对话中,李墨宁已经知道黛拉是有备而来。当即正色说道:“黛拉公主请讲。”
黛拉点点头,开始说了起来。
从于奇正开始建立汉区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市里的发展日新月新。但汉人有一个成语说得非常好:居安思危!
第875章 人口的增长
这个居安思危,最主要的就是要能从“安”中看到和发现“危”。
毫无疑问,现在五星市已经成了塞上天堂。
这是好事,但这中间也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即便从建立汉区算起,五星市到现在为止都不到一年的时间。如果说正式成立规范性的政治管理骨架,那就更晚了。
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李墨宁主政,建立和实施了相关的律法。
正因为创建时间短,所以现在五星市的情况一方面还没有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人们只是听说心里总是存在疑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塞外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散布在各地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奴隶,一定会不顾一切进入市区。
而这些逃亡来的人们,也都是些走投无路的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市里采用暴力手段都不是很合适。
现在还只是周围的一些零散的,所以问题不大。但可以预见的是,到了明年很可能出现大批逃亡而来的奴隶。
一旦边境上出现群体性的逃亡奴隶,市里将非常不好处理。
可是如果收纳这些人,先不谈和周围那些可汗的关系,就自身而言也会增加巨大的负担。
别的不说,单说粮食方面就很难负担。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五星市的百姓不可能跑去其他地方,而其他地方肯定会有人过来。
也就是说,从人口迁移角度来说,五星市将会是单向的“迁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