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该去搬砖了(76)

作者:我是跟风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启道的脑中,已经浮现出自己身穿蟒袍,立于朝堂之上的形象了。

李经兄妹二人倒是觉得奇怪,这个县令怎么了?随口问他一句话,不回答不说,还一脸傻笑站那里做什么?他现在这样子,和地主家的傻儿子,也就差一条挂在胸前的哈喇子了。

正这么想的时候,一条涎水从王启道嘴角掉了下来。

李墨宁恶心得“呃”了一声,掉过脸不去看。

李经不悦地轻咳了一声。

王启道这才如梦方醒,连忙跪下磕头。好在这次他的脑子转得飞快,立即想出了一个合适的说法:“太子殿下息怒。下,下官是因为殿下问起,于是想到本县最近所发生的一件疑案,脑子情不自禁投入案情中,所以如此失态。”

一听说疑案两个字,李经立马来了兴趣:“什么疑案?起来起来,赶紧给孤王说说。”

王启道爬起身,躬身答道:“回禀太子,此案发生在本县西北落凤镇,距离县城百里之遥。所以下官发现得没那么及时……”

一听到“落凤镇”三个字,李墨宁立即来了兴趣:“喂,王县令,你别绕圈子了,快点讲!”

王启道见公主如此说,自然不敢再吊胃口了:“落凤镇有一民女,名唤秦晓鸾。经人举报,颈间挂着一玉坠,疑似传说中的传国玉印……”

“什么?!”李经兄妹二人同时站了起来。

王启道见状,心中大喜,看来自己选择说这个案子真的是对了。

“嫌犯现在何处?”李经问道。

“下官已将她押至大牢。”王启道答道。

“你先出去吧!”李经挥了挥手。

王启道乐得屁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圆润地离开了客厅。

等县令走后,李经转头对李墨宁说道:“妹子,你情敌哎,咱怎么整?”

“皇兄……”李墨宁不依地娇嗔道。

李经这才发现自己失言了。

当时听李墨宁讲自己遭遇的时候,听到那个乡巴佬将自己妹妹和一个所谓的“落凤镇一枝花”相比,李经当场就差点爆笑出来。

拿一个乡下村镇的女子和自己这金枝玉叶的妹子比,尤其是乡下女子还占了上风,这不是把人都要笑死的笑话?

在京城,在宫中从来都是中规中矩,李经这也是第一次出宫。

对他而言,也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尤其是之前在宫中绝对听不到的一些笑话。

这次在来荆州城的路上,就曾经听路人说过的一个笑话,让李经差点笑得背过气去。

是讲的父子三人的对话。

弟:今儿个的白面馒头真好吃,就是少了点。

兄:谁叫你不是当王爷的?

弟:当王爷怎么了?

兄:你不懂了吧。我听人说,当王爷的天天都能吃白面馒头。

弟:真的?哎呀我的妈啊,当王爷可真好啊。

兄:没见识!

弟:什么意思?难道还有比当王爷更好的?

兄:废话!王爷之上,还有皇上呢!我告诉你,皇上是每餐都能吃白面馒头,三个!三个!

父:啪!掌嘴!你们这两个浑球,说这话简直是辱没了咱们皇上!你们也不想想,咱们皇上啊,能就两三个白面馒头就打发了?

兄弟:那按您说是什么?

父:我可告诉你们吧!咱皇上啊,是吃的肉包子!不是三个!是想吃几个有几个!

第46章 皇帝与太子

刚听到这个笑话的时候,李经笑岔了气。

但没多久,他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为什么会有这个笑话?

虽然笑话是有夸张,目的是讽刺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世上还真有一些吃不到白面馒头的人。

这是在李经的生活中从来都不可想象的。

至于由此引发李经关于治国的多少想法姑且不提,反正他听到那个臭嘴主仆把自己妹妹和什么“落凤镇一枝花”相提并论时,感觉就和“皇上吃肉包子一样好笑”。

结果好巧不巧,现在这天门县令提到的嫌犯,恰恰就是这个“落凤镇一枝花”。

这让李经实在憋不住了,把县令遣退之后当然得好好的笑一笑墨宁。

可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李墨宁和“一枝花”之间的关系,于是就鬼使神差地用上了“情敌”一词。

可这话一说出来,李墨宁哪里肯依啊?挂着李经的胳膊是又吵又闹,直到李经没奈何答应把母后赏赐的夜明珠送给她才罢休。

看着李墨宁红得像灯笼一样的脸,李经不由的心里一动:我这妹子该不会真的看上那张臭嘴了吧?

李经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

皇家儿女,龙子龙孙,气度自是与普通人不同。

有一个道理他们自幼就懂,那就是“玉器不和瓦罐碰”。因此他们都很少和下人发火——尽管他们随时想取那些蝼蚁一般的人性命,都是轻而易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