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家里。
找谁呢?白羊王思考了好一阵,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人选。
这老东西别的本事没有,好色倒是很有一套。虽然不能像汉人皇帝那样后宫佳丽三千人,这些年也娶了大小老婆一百多。
娶这么多老婆,肯定是顾不过来的啊,所以这中间就有些只是临幸过一两次的。
在这些小老婆中,就有一个几乎完全没有存在感的,是一个小贵族的女儿。据说这个小贵族特别忠心,当年得知女儿嫁入王庭时,老泪纵横了好几天。
没有哪里比这户人家更合适了,于是白羊王就连夜跑到了这个小贵族家。
不得不说,他老人家还是料事如神的。
事情的发展完全和他想象的一样,不仅常固他们束手无策,小贵族也完全符合他的预测。当他把从王庭中带出的资产赏给小贵族,然后表示渡过此劫之后封小贵族的女儿为大阏氏,小贵族兴奋得快晕过去了。
接着,小贵族把他藏得好好的。
千算万算,怎么都算不到来了这么一帮小流氓,抢劫杀人不说还放火。
火烧起来之后,白羊王在藏身处就呆不住了。原本打算现身后表明身份,再来一套利诱什么的,结果不等他开口,就被两个流氓按到粪坑里,根本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乎,白羊族最后一代单于,就这么饮恨粪坑。
赵奋的心彻底安定下来了。白羊王不死,始终存在隐患。现在只需要把三族聚集区的律法执行下去,赵奋自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白羊区巩固下来。
以前的草原十大族势力,咱们现在已经有了三族,而且都是中央集权式的直辖管理。现在不管是在地盘、人口还是战略缓冲区,都有了质的飞跃。就算和势力最大的呼韩族单挑,都是占优的。也就是说,从单族来说,现在咱们已经是草原第一了。
。。。。。。。。。。
大仪朝皇帝李世明很烦躁。
今天早上,安西那边送来了李墨宁的血书。
关于是否出兵救援,朝中大臣迅速分成了两派。
朝中议政出现不同意见的两派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但这次的双方的阵营分化,是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此之前,有时候是文官和武官的对立,有时候是门阀派和科举派的对立等等。
而这一次,不管是之前对于奇正不感冒的独孤无忌、房司空、高世廉,还是以前护着于奇正的李青、尉迟、程交金,所有的国公元老重臣全部都反对出兵,或者说反对立即出兵。
他们给出的理由眼花缭乱,诸如准备不足、时间赶不上等等等等。而实际上,这些老兄弟们心里想的是一致的:于奇正势力的快速膨胀,对我朝形成的威胁不亚于呼韩塞西。假以时日,他羽翼丰满之后,将会成为我朝最大的敌人。从大仪朝的利益来说,于奇正和大蛮王拼个两败俱伤是最好的结果。其次就是于奇正被大蛮王打败。而最坏的结果就是于奇正战胜大蛮王。现在去救援于奇正,无异于养虎为患。
从不轻易发表意见的卫国公李青说道:“救,肯定要救。根据实际情况,现在应先派出一支精骑兵将公主先接回安西。紧接着咱们的大军在休屠王城和驸马都尉一起,与大蛮王决一死战。”
不管是持什么态度的人,听到这番话后,脑中不约而同想到一个词:人狠话不多。
这句话翻译过来之后是这样的:
1、李墨宁是肯定不能落到蛮族人手中,所以咱们先把她接回来,这个是当务之急。
2、大蛮王是要打的,但是要等到他和于奇正拼个你死我活咱们再出手。
在这番话中,妙就妙在一个词:驸马都尉。
在官场中,都有着很多称呼,具体使用哪个,就是一件微妙的事了。
比如于奇正,尽管上次英国公赐使节的事没办成,但可以称呼的官方称呼至少还有“前冠军大将军”或者“废冠军侯”。李青为何使用“驸马都尉”呢?
第736章 朝廷的争辩
本朝驸马都是有官衔品级的,驸马就是从五品下。这个“都尉”并不是实职,而是属于“文散官”,也就是有衔无职,领一份俸禄而已。
且不说于奇正现在的势力了,就以他之前任的职务,都远远不是一个靠皇亲血源的“驸马都尉”能比的。
应该说,他是先获得了官职官衔,后当的驸马。尽管被剥夺了官衔,但这个先后顺序还是存在的。
在者,以他现在的实力而言,就算不说称帝,也最少最少是一个藩属国王的级别。且别说用“驸马都尉”这个区区从五品了,就算用之前他的最高职务“冠军大将军”或最高爵位“冠军侯”来称呼,在三族区的人看来都只是一个笑话。准确的说,应该是“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