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斥候队副队长脸上完全没有半点血色,由此可见事情绝非一般的恶劣。
“常固他们出事了吗?”于奇正焦急地问道。
斥候队副队长单膝下跪:“禀大帅,常将军他们兵分三路,昨日开始与白羊族正式交战,目前处于僵持状态。”
于奇正“哦”了一声,暗暗嘘出一口气,重新坐了下来。
斥候队副队长说道:“禀大帅,大蛮王率领本族精锐,直扑我们驻地而来。”
除了于奇正之外,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留守的王策声音微微发抖:“还有多远?”
斥候队副队长答道:“不到三百里。”
帐内的人全都面如土色。
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说,最多两日就到了。
三族发展到现在的时间并不长,正式建立军事系统的时间更短。
目前军队并没有按照种族来区分,而是分为护军和府兵,军中将领基本上都是汉人骨干。
这些军队只是经过了短暂的训练,这次就出去攻打白羊族,现在领地内可以说已经没有军队了。
草原上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人口并不多,正规军的数量更少,出征时通常是倾巢而出。这也是草原上频繁出现“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原因。
第702章 必定有后手
众人纷纷望向于奇正,只见他坐在原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由得暗暗心想:老大就是老大,光是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就不是咱们这些人能比的。
接着又回想到刚才他担心常固他们时一下子站起来的略显慌乱,就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了。自己陷入险境一点都不慌,但是一听到兄弟手足有危险就无比紧张,这样的头领,怎不让人死心塌地跟着他干。
而于奇正之所以没有反应,是因为他完全被吓蒙了,脑子也一下子炸开了。
这尼玛的,大蛮王来得这么快,这可咋办啊?
于奇正反应过来之后,站起来说了两个字:“跑啊!”
说完之后就拉着李墨宁几个女的率先朝外跑去。
众人愣了一下,立即跟了上去。有些人不免疑惑起来:难道咱们天汗怕了吗?
这个疑问被王策的一番话给打消了。
于帅身经百战,比这危险多了的时候都有,从来没见到他怕过。别的不说,打交趾的时候,带几十个人就敢去冲人家重兵云集的要地。这大蛮王本就是于帅手下败将,于帅会怕?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可以证明:如果于帅真的是怕的话,就算要逃跑,也一定会下令常固他们回兵救援,但他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确实,这是个很大的疑问。大家赶紧问王策是怎么回事。
作为前飞鹰铁甲的百夫长,包括战略战术在内的军事素养都不可能欠缺。
王策给大家分析了起来。
常固他们在那边现在处于胶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贸然退兵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击溃。这就好比在一条狭路上拼命,双方都想把对方推下去。这个时候谁泄了力,谁就万劫不复。
于帅深谙兵道,是以宁愿自己身处险境,也不愿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他就说出跑啊两个字之后,不作任何部署就走是什么意思呢?
王策是这么分析的。
你们直接跟着于帅打仗的时候尚短,只有我们这些一开始就跟着于帅的人才知道。
于帅用兵,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
这一点从最开始掌管飞鹰铁甲时就是如此。他第一次到达飞鹰铁甲军营,当场就下令出发,但是在路上却又并不急。之后在军马场,以及出征等等事件中都是如此。
当时我们这些人都不理解,甚至心里充满着抱怨,这不是没事折腾人吗?
知道后来大胜大蛮王之后咱们才明白了过来,于帅就是有意在锻炼咱们的应急能力,平时就要练成部队能随时出征,出征就是雷霆一击的技能。
说实话,如果不是够快,咱们是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胜利的。
对这一点,乌兰族留守的巴哥那深以为然,立即出来确定确实如此,因为这也是他的经历。
所以,于帅刚才的指令,其实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必须马上用最快的速度撤退,一刻也不能耽误。
从军事角度来讲,汉人聚集区现在城墙什么都没有建起来,根本无险可守。即便常固他们没去远征,在这里就算击败大蛮王,也必定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所以,于帅必定还有后手。
第703章 狙击大蛮王
王策的分析丝丝入扣,众人完全折服了。
接着就是一群人围着王策问于帅会有什么后手。
王策不满地眼一瞪:“如果我能猜出于帅能有什么后手,我还是王策吗?你们谁觉得自己能猜出来的,自己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