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门阀世家的一些丑事就都暴露了;不查或者敷衍了事,他就无法洗清“汉奸”的嫌疑,全家人头不保。
圣上这一招是真狠,这事没有人比莒国公去办更有震慑力了。
“微臣遵旨。”莒国公磕头谢恩。
“退朝!”李世明袍袖一展,转身离去。
。。。。。。。。。。
张宠没死。
这小子还真是命大,那几箭全部都没射到致命的地方。于奇正也算放了一点心,让沐儿留在敦煌照顾张宠和其他伤员,自己带着人前往酒泉。
酒泉守军看到“死”字旗的时候沸腾了!苦苦支撑这么久,终于等到于帅亲自过来了。
正在进攻的蛮族军队不由得一阵诧异,按道理对面的守军应该已经是就剩最后一口气,马上就支撑不住了,怎么突然一个个全部变得比之前更加生猛起来?
这时,他们看到酒泉城头,一面写着“死”字的大旗升了起来。
和之前出征时不一样,现在那面旗帜上到处都是血迹。
呼韩塞西知道,这些血迹不是那些汉人自己的,而是他们的族人的。
这面血旗迎风飘展,在那里无情地嘲讽着呼韩塞西。
呼韩塞西眼眶欲裂,强自忍住亲自去攻城的冲动,咬着嘴唇下令撤军。
对他来说,这是万般无奈之举。
于奇正本部来援,想几天内攻下河西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虽然被他们所烧的军需仓库只是其中一个,但那个军需仓库主要是储存食盐的。
就算不缺食物草料,但没有食盐,过多几天士兵们就会浮肿无力。
更可怕的是,现在姓于的抢了大批战马。如果继续拖下去,将来再撤退的时候,背后就不是一支千人的飞鹰铁甲,有可能是一支几千人的骑兵部队。
现在撤退,虽然损失了赤撘儿部和敦煌部万余人,但蛮族主力未伤,等到年底还能卷土重来。若是真主力受到损伤,恐怕年底都很难组织起人来。尤其是其他那些蛮王,若是这次损失太大,到时候让他们出人,肯定要借故推脱。
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呼韩塞西还是强忍着气,下令全军有序撤退。
看到撤退的蛮军,酒泉军民大声欢呼起来!
第448章 给朝廷上表4
于奇正严辞拒绝了齐超群以及酒泉守军要求追击的请求。
他现在很想哭。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见的死人不算少,但他现在还是很想放声大哭一番。
在城头看到蛮族人退兵后,他在城内走了一圈。
坚守酒泉的战斗实在是太惨烈了,城中到处都布满了死伤者。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看见他,但每个人见到他都会激动得大叫“于帅”。有些人放出畅快的笑声,有些人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于奇正心里难受得像是有刀在割一样,这也是他不同意追击的主要原因——他实在再不想看到任何一个人倒下了。
飞鹰铁甲之前的“医疗训练”以及秦晓鸾给他们配置的医疗包此刻发挥了最大的作用,酒泉郡相当于一下子多了一支庞大的医疗队伍,伤员们的治疗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于奇正走到一具棺材前,沉默了一阵之后轻声说道:“打开。”
这是难得的一个有棺材的死者,里面装着壮烈殉国的酒泉都尉杜伟遗体。棺材还是本城一个老者提供的,那原本是他给自己准备的。
几名杜伟生前的侍卫抬开了棺材盖,露出里面还瞪大双眼的杜伟将军。
于奇正和杜伟之前也见过面,虽然谈不上什么很深的交情,但现在再相见时已是天人永隔,这种酸楚的感觉很难描述。
一名杜伟侍卫号嚎大哭,撕心裂肺地叫了起来:“将军!酒泉守住了,于帅来看你来了!”
于奇正的眼泪忍不住滴落下去,落到杜伟的脸上。
“杜将军,”于奇正用力抿了一下嘴唇:“我们打赢了,你可以瞑目了。”
一圈人惊奇地发现,躺在棺材中的杜伟缓缓闭上了眼睛,脸上露出无比安详的神色。
所有人无不长哭起来。
这是这场战役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也正是因为他带着酒泉军民,英勇抗击数倍于己的敌人,保证了长城未失,才给全局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墓地选好了吗?”于奇正沉声问道。
“于帅!”杜伟侍卫又哭了起来:“将军临终前说,一定要把他葬在酒泉城门口。他,他,他说,他变成鬼也要守住这里。”
于奇正双眼朦胧望向苍天:“按杜将军的意思办。”
第二天,于奇正亲自抬棺,全城军民自发披麻戴孝,按照杜伟的遗愿,将他葬在了酒泉城门。
于奇正令王忠宝撰写碑文,刻本次战事以及杜伟及阵亡者名单于石碑之上。并令:出入此门者,于此碑前须停轿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