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一说,我想了一下,应该是这样。”
“唉,都是咱们不对,耽误了于帅大事。这可怎么办啊?”
“怎么办?还有什么屁话说啊?回去往死里练这个!争取早日达到于帅的要求啊。”
“行行行,我现在就回去,今天就不许吃饭,拉出去干!”
“干!”“干!”“干!”
就在这伙人打鸡血的同时,营帐内王忠宝小声问道:“于帅,你没准备出兵吗?”
“啊?”于奇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好不好?朝廷派他来是来打仗的,但是他根本就不想打。说实话,就算是想打也不会打啊。
王忠宝急忙给自己辩解:“于帅,您千万别误解。我真没别的意思,更加不敢干涉和探听军情。只是,只是……”
看他这个样子,于奇正就知道肯定有事。于是说道:“宝哥,咱俩谁跟谁啊?你要这么见外,我可就不干了啊。”
王忠宝心里大为感动。
说实话,在宫里混了那么多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当奴才的,就是好好当好你的奴才。
什么叫奴才?就是千万千万别自己有什么想法,千万千万被打听主子的任何事情。
只是和于奇正接触这么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和自己曾经见到过的“主子”身份的人都不一样。且不说和自己称兄道弟了,从来就没有因为自己缺了点那啥瞧不起过自己。
特别是昨天盐铁方面的建议被于奇正采纳之后,王忠宝很是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诸葛亮郭嘉庞统之类的谋士风采。这种满足感很难说出来,但就是……特别好。
所以现在,王忠宝觉得自己该说的话还是得说。
“大帅,安西那边现在烽火连连您应该知道吧?”王忠宝问道。
“知道啊。”于奇正漫不经心地回答。
安西那边蛮族正大举进攻,这事又不是什么秘密,以他这个级别当然天天能看到战报了。
“圣上新任英国公之子徐高材为宣抚使的事您也知道了吧?”王忠宝继续问道。
“知道啊。”于奇正答道。
不过回答这话的时候,心里头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这关我屁事啊?
“唉,”王忠宝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么京城里面现在很多人在弹劾您的事,您可知晓?”
第345章 很多人弹劾2
“什么?!”于奇正一下跳了起来。
什么情况?弹劾我?我有什么好弹劾的?我在这边老老实实的谁都没惹,有什么好弹劾的?
王忠宝又上下打量了于奇正几眼,看他不像是在作伪,于是就说了起来。
蛮族人大举进攻安西,都护郭孝格连上一十三道告急文书请援兵,顿时朝野震动。
多位御史联名上表,圣上令飞鹰铁甲出击,然而弹劾破虏将军于奇正,明知安西遭到贼寇进攻危在旦夕,仍不出兵救援。畏敌如虎,大军止于张掖。不仅如此,身为统帅竟然长期不在军营,如此等等。
于奇正大怒:“踏马的,难道安西都护府就差了我这八百人吗?”
王忠宝咬了咬牙,还是决定赌这一票,把他知道的事情全盘托出。
由于安西一线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冲突,安西军无论数量、装备还是战力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
就算是当年英国公大败蛮族,也就从国内抽调了万余兵力,主要还是安西军在作战。
即便蛮族人倾全国之力,也没那么快就打败安西军。
这中间啊,还是一个政治博弈。
一方面,这个叫做“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先说一番蛮族人多么势大。
另一方面,这么请救兵也是一个态度,这一点和来的部队是飞鹰铁甲有关。
你想啊,郭孝格又不用担心飞鹰铁甲抢了他的功劳,将来打胜了就是和圣上的亲兵一起作战过,战斗过程中也可以由此和圣上亲近。万一战局不利,就算他不说旁人也知道,连飞鹰铁甲都不行,也不能全部怪到他头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安西都护郭孝格原是英国公部将,可以说完全是英国公一手提拔起来的。
刚好现在又发生英国公儿子徐高材来担任宣抚使这件事,让王忠宝怀疑这一切都是有人预谋好了的。
其目的就是弹劾掉于奇正之后,由徐高材来领飞鹰铁甲。将来郭孝格和徐高材之间相互抬起来,你好我好大家好。
于奇正哈哈大笑起来:“好啊好啊,正合吾意。不知道啥时候能换岗呢?”
王忠宝以为他气糊涂了,急忙劝道:“于帅,你要相信圣上……”
于奇正认真地说道:“我没开玩笑,我真的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