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宝心里咯噔一下,老老实实回答:“奴婢不知。”
李世明说道:“是这样的啊,你也知道咱们这破虏将军呢虽然神勇无敌,可是一直在野。对朝中的规矩礼数都不懂。现在让他进城吧,怕被人笑话就不好了。”
王忠宝心想:圣上就是圣上,什么事都考虑得这么周全。不过由此可能看出,圣上是真的器重于贤弟了。
李世明接着说:“你刚才也说了,他这次必定很快就大胜而归。所以我想啊,得派个人跟着他去,这段时间把朝中宫里的礼数告诉他一下,也免得到时候出丑。想来想去,这事也非得你宝哥出马才行啊。”
这什么意思?跟着去教他礼数?这不是……要跟着去打仗吗?
哎呀我滴妈妈啊!
这简直就是个晴天霹雳,让宝哥面如土色,不由自主地双腿一软,跪到地下带着哭腔叫了起来:“圣人……”
“怎么了?这种跟着建功立业的大好事,别人朕还不给他呢!”李世明引经据典起来:“你想想啊,当年东汉时窦宪大将军燕然勒石,命班固作《封燕然山铭》,成千古传诵之美谈,班固也因此事名垂青史。照你所记,破虏将军之才不亚于窦宪,必可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你又是他宝哥,到时候让你也写个什么铭,刻个什么碑的,你宝哥的名字就能名彪史册千秋万代了。”
圣上一口一声“宝哥”,让宝哥的内心里发出一声悲愤的呐喊: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第268章 惊天连环案1
圣上做的这事也真够缺德的,连独孤皇后都觉得好笑。
看着王忠宝生无可恋的样子,皇后说道:“王公公,你要理解圣上的一片苦心啊。你也知道,有那么些人啊,就是看不惯破虏将军。所以得派个人跟着去记录下他的言行举止,用事实来证明这一点。但假如派去的人本身立场就有问题,到时候有倾向性的断章取义,那就与事实不符了啊。”
皇后这话,本来是为了安慰一下王公公的,可在王忠宝听来,简直是比直接取笑自己一通还扎心呐。
他的内心有个疯狂的叫声:我就是最有倾向性的啊!我那小本本里才是断章取义的啊!我说的才是最与事实不符的啊!于奇正根本就没我说的那么好,他就是个浑球!
可是这些话,可怜的宝哥不但没法说出来,如果有别人这么说他,还得和人急,你说气人不气人?
王忠宝突然想到,不到一个时辰之前,于奇正那个坑货说什么来着?“放心,咱两很快就会见面的。”
丫的就是一张乌鸦嘴啊!咦,不对,会不会这货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出?哎呀我滴个妈妈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家伙简直就是料事如神的诸葛孔明重生啊!
而“诸葛奇正”本人,现在已经到了军营,偷偷打量着鄂国公尉迟将军。
当世还活着,就被说书的编成段子津津乐道四处传播的,眼前这个大汉绝对可以排的进前五。
看着这小子猥琐的目光,尉迟将军不由得心里一阵恶寒。感觉就和那啥,有龙阳之癖的人的目光一样。身为一个男人,对这种目光能不恶心吗?
“你这样看着我干嘛?”尉迟怒吼道。
于奇正先是被他突然这么一吼吓了一跳,随即就感到无比委屈:知道您是大牛,可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我现在可是你的下级,我不看你看谁去?再说了,我不用仰慕的目光看着你,到时候你又觉得我看不起你,那不是更冤?
见于奇正还是呆呆的看着自己,一句话都不回答,尉迟的火更大了:“你说不说实话?老子的钢鞭呢?”
这可把于大将军吓了个魂不附体。
要知道,传说中这位爷的钢鞭随手一挥就能把一头牛砸成稀烂。这还算不了什么,传说中还有更神奇的事。
这就得从“郑国公梦斩龙王”说起了。
当年长安城外泾河边,有一个渔夫和一个樵夫是很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闲来无事在一起吹牛打屁,话题扯到职业上来。然后就吹了起来,渔夫呢就说水好,樵夫呢就说山里面好。这么一来二去就吵起架来,谁也说服不了谁。说到后来,那些不好听的话就说出来了。
渔夫说道:“算了,咱不和你玩了。你还是早点回去吧,免得回去晚了,等老虎出来把你给吃了。”
樵夫气得跳了起来:“你苟日的不是个东西!咱有理说理,你这么咒我干嘛?要我说啊,你们行船才是最危险的。”
渔夫冷哼一声,说出了一番话。他自己都没想到,就因为自己这番闲话,引出了一个惊天连环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