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该去搬砖了(22)

作者:我是跟风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论品菜,在这群人中常公子自称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

见到他这副模样,众人忙问道:“怎么样怎么样?”

常公子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竖了竖大拇指,接着把筷子张道最大,冲着炮蒸鳝鱼而去。

这还用说吗?抢啊!

秦晓鸾目瞪口呆地望着这群狼吞虎咽的人,感觉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越有钱的人越小气。

你就看这伙人吧,一个个衣冠楚楚的,其实在家里都是省吃俭用,连饭都吃不饱啊。

不等秦晓鸾动筷子,桌上就已经光了。

常公子还觉得不够,自己又去盛了一碗饭,把菜汤拌进去,三下两下又下了肚。这才满足地拍着肚皮说道:“真好吃啊!”

杨公子用牙签剔着牙:“常,嗝,常兄,你们家是经营酒,嗝,酒楼的。你分析一,嗝,一下,有何特,嗝,特别之处。”

常公子摸着肚皮开始解释。

通常来说,小锅小灶味道好,酒楼厨师也是这样。但秦家班的菜,扬长避短,另辟蹊径,于是有了这种绝美的菜肴。

比如这碗牛腩闷萝卜,他们因为人多,用大锅焖出来。于是直接把牛腩焖烂之后,一个大萝卜切成四块丢进去,依靠汤汁的余温把萝卜焖熟。

这样一来,既保留了萝卜的清香清甜,又入了牛腩的肉香。而牛腩则就焖烂了又有嚼劲。实在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就是小锅炒菜怎么都做不到的。

秦晓鸾这才搞明白,原来这伙人不是在家里没得吃,是因为没吃过这种饭菜。

不由得又有个新的疑问:难道你们就没吃过大锅饭吗?

她不知道的是,这群人还真没吃过大锅饭。

即便是家里有几十号人吃饭,那他们这些当主子的,肯定就是单独的一桌了。

家里那些厨师生怕被主子骂,给他们做的这桌当然是油水要多足给多足。

不仅如此,为了主子们多吃点菜,自然相对就放盐少一些。

这些人天天这么吃,自然就腻了。

而秦家班食堂一碗菜里面的肉类和油的比例,肯定比酒楼或者他们家的少。

这些油水过量的家伙,现在吃到这种当然觉得很顺口。

油少则吃的饭多。

这群人本来今天奔波了半日肚子就饿了,加上菜又下饭,于是就一碗又一碗了。

人呢,有个很奇妙的心理。

当衣食无忧的时候,能够一餐多吃几碗饭,会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成就感。

杨公子不由得叹道:“这才是人吃的东西啊!”

一众富家少爷纷纷表示,对这话实在是不能再赞同了。

一个个在那里长吁短叹:“唉,要是天天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就好了。”

秦晓鸾心里再次冒出那个想法:贱不贱?你们自己说,你们贱不贱?

而做出这些菜的陈大娘,望着这群不断把这顿菜吹到天上去的这群家伙,心里却在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我是不是应该去买点老鼠药,毒死这帮装比犯?再让他们这么装下去,会不会雷公把咱们镇都给劈成一个大坑啊!

这群人还在继续吹的时候,黄石头跑了过来,小声对秦晓鸾说:“晓鸾姐,门口有个姓段的人找你。”

秦晓鸾一听大喜,应该是段飞到了。正好也实在不想听这伙人叽叽歪歪了,当即赔了个罪跑了出去。

第12章 有钱的悲哀

和段飞聊了一会,秦晓鸾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天去那边和段飞聊时,由于只是达成合作意向,而且时间有限,并没有多叹道具体制砖工艺方面的问题。

在她的想法中,这边才开工没多久,而且基本上是在做食堂、卫生间之类附属设施,距离主体砌砖还有个把月的时间。只要段飞过来这边开窑,什么都可以解决了。

现在具体一了解,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

据段飞介绍,烧出合格的成品青砖,总共有不低于八个工序。

仅仅“烧窑”这个工序,就需要七到十天的时间。还有些工序的时间根本无法准确预计。比如“晒胚”,就得看天气的情况。

从第一个工序开始,到最后成品出窑,得两个月的时间。

难度还不止于此。窑洞的选址也是个讲究的事。

不仅附近要有合适的泥土和水源,向阳和背阴的地方也都得有,而且离大路不能太远便于运输。更加不用说风水方面的讲究了。

秦晓鸾连都听白了。照这个算法,都不知得何年何月了。

她急得汗都冒出来了,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最后还是段飞说了句“不怕慢就怕站”,两人才确定先尽快找到合适的建窑地点,再慢慢想办法。

二人在附近一直转到太阳都落山了,终于在镇子南边大约八、九里路处,找到了合适的地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