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知道这法子有点不要脸,可这不是都没办法的事吗?”黄铁柱继续演着戏。
“什么叫没办法,啊?什么叫没办法?是,咱们现在还是真能出官榜将所有铁匠铺都给收了,可是这样好吗?”说完这句话之后,于奇正转换成悲天悯人的口气说道:“人家本来好好开个铁匠铺,卖点力气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然后好,直接一句收归朝廷,然后人家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你也是做手艺的,换你的话你怎么想?”
“咱不是没办法了吗?咱不逼他们,自己这活就完不成啊。那您说怎么办吧?”黄铁柱继续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第144章 开办铁匠铺1
于奇正望了黄铁柱一眼:“你问我我问谁去啊?”
正在“扫地”的黄婶咳了两声,手里的扫把“不小心”敲到了桌子腿上。
“别急别急,我这不正在想办法吗?”于奇正苦着脸说。
众人又是一阵憋到爆炸,心想今天黄婶可真是来对了,不然还真叉不住这只小泥鳅。
于奇正想了想说道:“强行征调肯定是下策。一方面这么做不是很地道,另一方面就算强行征调来了,人家不用心做事还是搞不好。嗯我想想啊……有了,还是采取收购采石场那一套。”
“可要是人家不愿意呢?毕竟人家现在自由自在的。”杨不羡提出疑问。
“唔,你们认为是给人做工好,还是自己当老板好?”于奇正问道。
这个问题一下子将众人问倒了。
原本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当家作主肯定好啊。但想想采石场的那些人,似乎又不是这么回事。
你说让钱景生现在不在秦家采石场做工,再返回去自己当个小矿主,他不给你翻个白眼骂你一句“神经病”才怪。
别说现在收入比之前自己当老板还高,就算比以前低一点,他也绝对不会自己去开场了。
自己去开场,各种各样的风险什么的就都不说了,还有一个很重要区别。
在这么一个大场里面做管理,手底下管着几十百来号人,每天进出大量的产品,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自己开个小作坊绝对享受不到。
而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在这里有着更大的上升空间,这也是小作坊所不能比拟的。
按照后世的一个叫“马洛斯”的需求理论来说,他们现在所得到和追求的,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于奇正继续说出了他的想法。
通常来说,这件事有个很大的困难,那就是无法保证雇佣的人工比他们之前的收入高。毕竟一个企业自身也是需要盈利的嘛。
但在这件事上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担忧。
首先,秦家班新建铁匠铺根本目的,并不是追求铁匠铺自身赚什么钱,而只是荆州城建设的一个配套设施。所以在这一块不用过多考虑秦家班的利润。
接着就是以秦家班目前的分配模式来看,本身上一层收的利润点就很少,铁匠铺完全承担得起。
当然如果就是这样,那么从利润来算的话,最多也只是和自己的小作坊差不多。但这个想法忽略了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集中了多个铁匠铺之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肯定会降低。
第二个因素是比如食堂之类的后勤保障,也间接性的降低了成本。
第三个因素是统一的规划管理之下,人工的总效率一定会提高。比如,铁匠铺就能像秦家班营造的分工一样,做铁锹的专门做铁锹,做锤子的专门做锤子。
除了这三点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一点。
不管任何工种,闲散分开的作业肯定会出现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又或者各有所长的情况。这么集合在一起之后,如果给以适当的引导,那么总体综合记忆将会大大提高。
不仅如此,还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好东西。
第145章 连环彩虹屁2
杨不羡起身作揖道:“少詹事高屋建瓴、明察秋毫,在下口服心服。”
于奇正瞥了他一眼没吭声。他心里想的是:丫的少在这里拍马屁,给老子戴帽子那笔账迟早和你算。
紧接着众人一阵连环彩虹屁袭来,将于某人熏得飘飘然。
飘飘然之下话就多了起来。
“其实吧,我觉得光是这样不够。你们想想啊,很多工具不仅仅是铁器。比如铁锹后面的把是木头做的,这样的话铁匠们就不能安心打铁。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大一个项目在这了,完全可以设立一个器械部。凡是和营造相关的器械,都由这个部门负责。而器械部里面什么铁工、木工、石工什么都有,由他们内部调配。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