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兴高采烈地准备畅饮一番时,砖窑的场长段飞来了。
秦晓鸾急忙迎了上去:“段大哥来了?”
可以说,这次于家新府能够完工,段飞功不可没。
如果不是他带着砖窑的兄弟们加班加点,及时供应上所需的青砖,于府也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完工。
段飞苦笑道:“别提了,还幸亏今儿个来了。我那兔崽子现在就跟个红了眼的兔子一般,再来迟了恐怕都得上来咬他老子两口。”
众人这才记起来,段飞并不是落凤镇的人,家里距这边还有好几十里路呢。
过完小年领了工钱放假之后,段飞就带着儿子回了老家。
可那小子在这边和砖窑的工人们天天在一起干活一起玩耍习惯了,回到家里天天嚷着不好玩,要回砖窑上。
段飞好说歹说,终于说好了在家过了除夕,正月初一烧了清香就过来。
这小子没办法,于是天天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玩,段飞也懒得管他。
可是,段家小子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在小伙伴们面前,那就是四个字:财大气粗。
作为砖窑负责人的段飞,今年收到的奖金和分红可不是个小数字。
心里一高兴,也就没有没收儿子的工钱。反正他自己赚的,给他自己用得了。
对于十四五岁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段家小子立即享受到了衣锦还乡的快感。
不就想吃糖吗?值几个钱啊?买买买!
不就想放炮仗吗?值几个钱啊?买买买!
不就想吃几个肉包子吗?值几个钱啊?买买买!
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段飞父子在外面发了大财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家里走马灯似的来人。
都同一个意思:乡里乡亲,沾亲带故的,带咱们也出去赚点钱吧。
好不容易应付下来,这大年初一自己带儿子过来,还没走出村口,就有一群半大小子跟了上来。
为啥?自家这小子不断吹嘘于家新宅多豪华,落凤镇这边砖窑多好,那些小子早就按捺不住。
于是纷纷求段家小子带着过来看看。
这段家小子现在正处于无比膨胀期,于是答应了正月初一过来时,带他们到落凤镇玩。
段飞一看这哪行啊,这么大一群半大小子,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于是去找各家的大人。
结果没想到的是这些家大人都是一副“我们管不了,爱咋咋”的模样。
原来,这些家的大人也都留了个心眼。虽说段家父子发了财,但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儿子先跟着去看看,心里更踏实。
于是乎,段飞就像个孩子王一样,带着这群孩子到了落凤镇。
一到落凤镇,就遇到了镇上几个在砖窑做事,平时和段飞玩得好的几个年轻工人。
段家小子急忙带了自己的一群“兵”凑过去,结果就出事了。
第63章 掉到地洞里
现在年轻人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就是昨晚的团年饭和春节联欢晚会。
尤其是最后于经理的神曲,已经风靡“时尚界”了。
风靡到什么程度吗?就是大伙儿已经不会正常说话了。
“惊雷,段家小子你怎么今天就来了紫金锤?”
“紫电,还带了这么一群小兄弟来惊天变!”
“唷,唷……看,昨儿个的春晚节目真是好看命中显。”
“尔等莫要屈服这苍天,咱们好好做事也排节目明年上春晚数顶尖……”
段家小子急了,这什么跟什么啊?
聊了一阵,才终于从这些哥们口中知道了昨晚的精彩表演。
讲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无限向往。
尤其是段家小子,后悔得直捶大腿。都怪老爹!我都说了不回去了。
很快,一群小子就去追到了先去砖窑放个开门鞭的段飞,围着哭着嚷着要到砖窑来做事。
按照秦家班的发展,以后青砖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需要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秦晓鸾想了好一会,最后才说道:“这事段大哥你自己看着吧,不过有一点,没成年的孩子肯定不行。”
段飞点了点头,这事也算定了。
接下来的几天,秦家的客人络绎不绝,几乎每天都有招待。
天天做饭做菜也是一件挺辛苦的事,黄婶除了晚上回家住之外,白天都在秦家帮忙,黄铁柱父子也就干脆在这边吃饭。两家人差不多算是合在一起过年了。
正月初四上午,黄婶和陈大娘刚刚准备好今天的菜,虎子就气喘吁吁跑过来了。
黄婶和陈大娘问了一阵,终于明白了是什么情况。
以前,服装厂生产以及给秦家班营造队和服装厂做饭的事,都是她们两人在负责。
她们去了县城之后,服装厂就交给喜儿娘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