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两个人这么做没问题,但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样,那么从全局来看,在社会科技不变的前提下,这个群体就损失了三分之二的生产力。
有人要说了,你说的这种现象不可能存在。因为人活着不光是吃饭,还要住房子。他三十五岁只能积攒到后半辈子的生活费,但是没有解决住房子的问题。还有,按照咱们汉人的观念,要多多给后辈留东西,所以不可能干到三十五岁就退休。
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有道理的观点,实际上没有看到更加深入的地方。这个帐是这么算的: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你工作二十年,就能积攒到这辈子的生活费,然后再工作十年,就盖了一座房子,于是你还是工作到四十五岁就可以退休。而你的儿子就不需要考虑房子的问题,他就能三十五岁退休了。
于是有人说了:那我就把房价提到天上去,让你和你几代人一辈子加起来的收入都只能买个房子。
这又是比较蛮横的说法了。如果房子的价值真的高到这个程度,那么绝大多数百姓就会压根不考虑买房子的问题,我在乡下自己盖行不行?
如果继续不讲理,把所有建筑材料全部提高,管你是买房还是建房都要花极高的成本,看你怎么办?这个想法就更荒谬了。
建筑材料,无非就是木材石头,你能高到哪里去?比如木材,你提高了价格,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家居建材,而是社会所有行业。这不还是通货膨胀了吗?再说了,你实在太高,我自己去采石砍树行不行?
你继续蛮横,不让百姓自己采石砍树,那我用个茅草搭窝棚总可以了吧?
这么一来,从整体上来看,不仅直接扼制了建筑业的发展,更是因此波及到所有行业。
于是就有坏到极点的人想到最终蛮横做法:处以重税。
不管你是买房还是建房,我不控制房产相关的价格,就是要你交很重的赋税。你买个房子要一百两银子,我就要收一百两银子的税。如果还不行,那就收两百两!
狠是真狠,坏也是真坏,但这其实没能解决问题。因为这种做法,遗忘了社会管理的最基本核心:社会稳定性。
试想,一个大多数人都没地方住的社会,可能稳定吗?社会不稳定,受到最大威胁的,难道不是执政者吗?
再退一万万步说,即便所有的人都不反抗,就接受了你的设定,但社会发展的积极性还有多少?
当人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买到房子的时候,那我就不买了,我躺平,只要钱够吃就行了。
因此,试图用房价或者其它生活必需品来绝对控制,根本行不通。
关于留东西给子孙的观点,在绝对不出现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最终又会回到“全员躺平”的状态。仅仅以人均工作到四十五岁计算,我爷爷工作到四十五,房子有了。我爹工作到四十五,就留下了十年的生活费,我还需要工作那么久吗?
按照有人说要拼命做事多留给子孙东西的观点,如果我爷爷不是工作到四十五而是六十五的话,那我爹就可以一天都不用做事就能吃一辈子。假如我爹也工作一辈子,那我不用做事就是生活的话,这辈子都用不完,还能留给我儿子。
事实上,中原王朝早就出现了以铜和锡作为基本层货币的做法。现在大仪朝的铜钱就是这样的。
问题是,不管你设计多少个层级的货币,始终都存在“价值上限”和“价值下限”的情况。这一点,和你所设计的货币兑换比率无关。无论你一两黄金兑换多少银币,多少银币对应多少铜钱,
第985章 全套的方案
不仅是金属货币,只要你的货币实物性质,始终存在着货币与其它物品间的等价衡量关系随着社会发展无法平衡的状况。或者说,无法解决通货膨胀这个必然要面临的难题。
关于通货膨胀,前面已经说过了,对整体社会而言,保持在最合适度的范围内,才是最健康的。通货膨胀过高的危害不用多说,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通货膨胀过低,同样会伤及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尽管对这些后世才出来的各种专业名词依狮鹫一无所知,但凭借着经济方面的天才,他已经感知到了这些。经过苦思冥想,依狮鹫设计出一种可以解决硬性货币的方法。那就是:发行软性货币。
所谓的软性货币,指的是用本身超低价值的物品。在这种物品上,赋予其附加值,作为货币来进行流通。
依狮鹫的第一选择是羊皮卷。在他的设想中,就是把羊皮切割成统一大小的方块,由官方盖章认定某张羊皮价值多少两银子,以此在世面上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