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288)

作者:圆月柚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枣儿听了乖乖应下。

事情说得差不多了。

想着枣儿还有很多事要做,盛珺就准备放她离开。

不过,在开口之前,她又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要想学好理化这两门课,就少不得与各式各样的数据打交道。

测量是理科的基础操作。

要计算各种力与速度,就离不开计量单位。

在枣儿拿到的这套理化书中,计量单位均是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单位。例如米、厘米。

“米”的长度似乎是根据地球子午线的总长得来的,取了其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

枣儿她们肯定没有测量子午线的能力……那么该如何在这个朝代,精确定下“米”的长度呢?

在穿越以前,盛珺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思索片刻后,还真叫她想出了一个法子。

她翻遍系统,发现了一份自家扫地机器人的信息资料,上面有标注出两只的直径是30cm。

有了这个,只要让枣儿比划一下两只的直径,均匀等分成三十份,就可以得到1cm的准确长度了。

想完这个点子,盛珺立马就跟枣儿说了。

枣儿是行动派,说干就干。

很快去找了几条细线和木条走进法庙,量了一下神兽的“直径”。

“一厘米……好有意思的说法,我回头按这个多做几把精细的木尺出来。”

枣儿道,“对了,还可以弄些固定长度的线尺,到时丈量土地用。”

听到线尺,盛珺很快想到了卷尺,那也是样很好用的工具。

眼下有不锈钢,一些细致的配件也可以慢慢做出来了。

不过,卷尺虽小,内部小零件还挺复杂,只用嘴解释有些难度。

盛珺便只大致描述一下,具体细节还是让枣儿学到新知识后再自己钻研。

告别了方仙儿。

枣儿收获满满,带着宝书满载而归。

得先把钉马掌的事安排好,这是急事。

然后再找人用方仙儿曾提到过的活字印刷法去翻印这些课本,回头分发到自己人手里,这样才方便学。

一系列事情很快开始动。

枣儿他们如何揪着头发艰难地学习暂且不提。

但兴和的百姓们却发现生活有了些许变化。

往常在做工休息时,方君的人都会来教大家唱歌,时不时还会讲些很有意思的故事。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与盼头。

最近,歌和故事却都停了,变成了一种新花样——戏法表演。

比如,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盛满水的瓷瓶,瓶口轻轻盖上一张薄薄的纸,然后变戏法的人就将整个瓶子倒过来,里面的水也不会流出来,纸也依然牢牢地盖着。

还有类似于“杯子倒扣在水盘里,自己会吸水”等等一系列新鲜的戏法,大伙闻所未闻,都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听变戏法的人说,这些其实不是戏法,而是一种名叫物理的知识。

只要掌握了,人人都能学会这些。

后面还找了几个百姓上去,亲自体验那水杯口覆纸的把戏。

说来也奇了,上去的人被手把手带着,水还真没洒出来。

城里有家底宽裕的看了眼热,回去后还私下自己拿纸和杯子来演,结果就演砸了,水带着纸泼到了地上。

不可能是杯子的问题,毕竟人变戏法的时候也换过杯子呢。

失败的那人实在想不通,悄悄找到方君那边一问,得了几句指点,掌握了其中窍门,很快又能成功了。

有人好奇问他窍门是什么,他也只神神秘秘地说:“物理果然是奇妙无穷!”

一下就成了城中津津乐道的趣闻。

类似的物化小知识,就在这些戏法下,润物细无声地钻进了大家的脑子。

一些简单的效应,也和常识课一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枣儿她们对此很满意。

学习嘛,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这样等后面正式教授知识时,也会顺畅许多。

与此同时,城中加固城墙的工作也在继续。

这是个大工程,得花费不少时间。

另外,兴和与眠崇间的水泥路也要开始修了。

尝过水泥路的便利后,枣儿她们自然而然就通了“要发展先修路”的道理。

这次从两个县各调了一拨人修路,修路速度也很快,人手充足的感觉就是好。

做事的时候,日子总过得飞快。眼看着天气就慢慢转暖,太阳露面也多了。

钟肆收拾一番,把自己打扮成铁柱模样,款款包袱去了成安县衙报道。

自上次谈完合作,在县令与韦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安县的榨油事业也顺利做了起来。

榨油的作坊建起来后,不少百姓都得了活,如今城中也是一片蒸蒸日上。

上一篇:清冷月光他下嫁了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