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集到了她这里。
“这是我们近期做出来的新活动,名为暖棉计划。板上写的是份任务表,共有十余条可以完成的任务,每个小任务完成后,都可以领到不等量的棉花。大家可以挑能做的做了,量力而行。”
一听又能领到东西,百姓们都很期待。
只是这棉花是何物,他们谁也没听过,全都有些茫然。
钟月恒很快拿出一团雪白的棉花来,展示着说道:“棉花就是咱们常说的吉贝,但品相更好一些。冬日里填进衣被,很能御寒。没看清的也不要紧,每个服务点的桌上都摆了一团,领东西时你们可以仔细看看。”
吉贝这东西大家都熟,立马就明白棉花的重要性了。
人们的呼吸急促起来,嘈杂地谈论着领棉花的事。钟月恒见了,很快拍拍手掌,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没过几秒,人群便鸦雀无声,都等着她说那任务具体都是什么。
“每日按时做工,不迟到不早走,就算一日全勤。截止年前累计全勤四十天,即可领取棉花二两!”
“累计加工四十个时辰,即可领取棉花二两!”
“学唱歌曲五首,可领棉花二两!”
“学会阿拉伯数字,能进行简单算术并通过测试者,可领棉花四两!”
“掌握拼音,能拼读指定内容者,可领棉花四两!”
……
“每条任务仅可完成一次,棉量有限,领完为止。对了,我们最近打算弄一个弹棉花的铺子,需要不少人手,有意向的可以过来登记。”
钟月恒一条条念完,给每个任务做了详细的解释,还把弹棉花能让棉更松软的事情说了。
现在她们有了人手,打算照方仙儿提供的方法,做更大的弹棉花木器来用。
等做好了,就专门弄个铺子,找专人来做这事,就很省心。
照这个计划来看,按部就班做工能得到的棉花有限,但也不算少了。
一家人加起来,掰算着用,也能填两件薄棉袄出来。
若想得到更多的棉花,就得完成更高级的任务。
比如学习。
有奖励在前面吊着,百姓们或许就能有动力抽时间学习基础的拼音,还有九九乘法表什么的。
一起打打基础,她们后面教更深的东西也能轻松些。
城里百姓大多都没接触过这些学问,对识字读书的态度不一。
不少百姓都很乐于让孩子们读书,但若问他们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多半都是抗拒的。
她们还特意问了一些人。
有的是说自己年龄大了,脑子笨了,再怎么读也没用的不在少数。
想想也能理解。
她们这些大人,当初若不是有方仙儿的缘故,又被秀才进山刺激了一把,也没太多主动学习的动力。
眼下城中时间紧迫,每日还有工作,枣儿她们不可能挨个劝学,干脆就把奖励摆出来。
反正多学东西就能多领棉花,大家伙自己看着办吧!
还有,教东西的夫子和富户们提供的助教,空闲时会在指定的地方等着大家,想听的就自己过去学吧!
不得不说,这套方法十分有用。
下面的百姓掰着手指算了半天,得出所有任务做完能得的棉花数,眼睛都变直了。
“当家的,咱家一共有两个劳力,若是能把那些奖励全拿完,凑一起就有近五斤的棉用了……纯是棉花,没有旁的东西,那能做出多暖和的棉衣啊!”
“啥叫拼音!哪里学?我必须得学会!”
第104章
穿衣饮食,这都是百姓们生活中的大事。领棉花的诱惑力可想而知。
得了准信以后,大伙连今日的东西都顾不上拿了,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你一句,我一条,要把所有任务从头到尾回忆出来,好一点点去做。
钟月恒见状开口道:“其实大家不用刻意去记这些。等会儿每个人都能领到一张纸,也就是任务清单,我刚说过的都在上面写着呢。后面你们每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就会在上面盖一个戳,然后就能领到棉花了。”
这任务单是用小雕版印的,盖戳的章子也是专门请人定制的。盖章是为了防人造假钻空子,毕竟世上总不乏拥有小聪明的人。
盖在纸上是小小的一个图案,纹理很细腻,画的是方仙儿的法柜缩小版。
虽然,如今方仙儿的法柜已变成了气派的法庙,但它对于村人们有很特别的意义。
说起这个,她们最近还做了几面军旗。
红底薄布镶着金边,底部淡色的花纹也是无数个方柜的小图腾相连,中央绣着一个龙飞凤舞的巨型“方”字,旗帜的形状也是长方形,迎风飞舞时像是红色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