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227)

作者:圆月柚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按记忆中的位置找过去,很快瞧见了那颗野李子树。

树上果然已经结满了红紫色的李子。

“好争气的李子树,竟然挂了这么多果子!”秋娘惊喜道。

大牛走上前去摘下一颗擦了擦,咬一小口,然后就露出痛苦的表情:“嘶,果子是挺多,但这也太酸了!”

秋娘忍不住笑道:“也说不准是你甜的东西吃多了,就吃不得一点酸味。”

大牛耸了耸肩:“很有可能。吃过黄桃罐头后,我的嘴对水果也变挑剔了。再去回想咱们吃草团子的日子,简直就像做梦一样没有实感。”

扯了几句闲话,大伙就开始动手摘李子。

虽然它酸,但来都来了,还是摘走带回去吧。回去后可以制成果干,偶尔可以吃来解馋开胃。

把看得见的李子都摘了,足足装了好几篓,一群人满载而归。

等回到洞里,放下筐子,枣儿就装上一碗李子去找方仙儿说话。

拿李子不是为了上供,而是去年她们发现李子后就跟方仙儿提过,如今结了果也要告诉它,给它看看才好。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村人们也渐渐摸索出来,方仙儿好像还蛮喜欢听她们说这些日常小事的。

像是平时有了什么收获啦,摘到了什么好东西,赚到了多少钱,种地怎么挖的土……方仙儿都很有兴趣听。

偶尔还会顺着这些事说许多新知识给她们。

这会儿,枣儿把大牛被李子酸到的事给方仙儿分享了,盛珺的确是听得津津有味。

听完,她忽然想到什么:“你说,你们摘到的李子很酸?不如做成蜜饯吃吧,会好吃很多。”

枣儿好奇道:“李子也能制蜜饯吗?”她们以前只会晒成果干,从没往别处想过。

这自然是非常能的。

盛珺很快就给她们说了个简单的方法。

先把李子清洗几遍,用盐腌制完晒个半干。干后再洗一次,给李子上面划十字方便入味,放进罐子里,再倒些糖粉进去,继续腌制。

等腌好取出来上锅蒸一遍,再晒干,就可以吃了。

盛珺知道村人们有盐,是大牛之前从县里买回来的。

至于糖的话,最好肯定是用白砂糖和冰糖,但这两样她们都没有,可以先用水果糖磨粉代替一下。

枣儿一听这酸李子竟然有救,赶紧跑去把这法子告诉给荷花。

正巧这两天热乎,都是大太阳,荷花很快就把李子裹盐晒上了。

方仙儿教的做法听着繁琐,但做起来并不难,主要就是用盐和糖来回腌制,没有太多需要人去注意的地方。

于是到了月末,李子蜜饯就成功制出来了。

方仙儿把它叫话梅,虽然想不出它哪里与梅沾边,但大伙也都跟着这样叫。

凭着酸酸甜甜的滋味,话梅彻底成了大人小孩们的新宠。

因为用盐腌制过,又晒得很干,这东西很能存放。封到罐子里好好保存下来,到时又能给商队添个货物了!

第85章 (修)

九月,鼓风用的设备已经被村人们研究得差不多了。

新改进出来的风箱,是个大号的活塞木箱。只看样式的话,这种风箱在现代农村并不少见,至今仍在使用。

但对村人们来说,就是稀罕玩意了。

盛珺从大牛口中得知,他在县城铁匠铺见过的鼓风机,大多还是传统的皮风箱,有些铺里用得是木轮式的,但从未见过这种活塞的木风箱。

盛珺本以为又能解锁什么创新成就。

但在大家做出新风箱后,她的系统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这说明本朝已经有人琢磨出类似的活塞木箱了,没有大规模推广开。她们所在的地方偏僻,没见过也很正常。

推拉式风箱的结构不算复杂,还是木头质地。

木工活算是枣儿最擅长的技艺。以前没有图纸的时候,她都能照方仙儿的描述凭空做出木器来,更别说这次还有图示,做起来就更轻松了。

但做完风箱也只是个开始。

若是想要冶铁的话,普通的小风箱就派不上用场了,需要做个足够大的才能用。

做出大号风箱不是问题,但纯靠人力推拉使用它就格外艰辛了,还得做些配套的设备解决这个问题。

最理想的改进方法,就是纯靠外力来省下人力。

她们窝在山里,风力就别想了,唯一能利用的就是水力。

用水不难,因为打铁的屋子是在水边盖的,最初还没考虑这么多,大伙只是单纯想到打铁会费水才这样选地方。

在方仙儿的建议下,枣儿她们很快造出了一个水车,给水车旁搭了些东西,利用竹管引泉水冲击推动水车运行。

最后还在水车中心轴上加了一根“偏心连杆”,连接到半外露的风箱末端。

上一篇:清冷月光他下嫁了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