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的暗自松了口气,还好当夜出去了,不然没命的就是他了。
大哥啊大哥,你就这么急着想把我杀了,好回去当你的后燕王吗?我偏不让你如愿。
慕容宝脸上闪过一丝狠意。面对军功显赫的慕容霆,现在还不是下手的好时机,还得再等等。
自古兄弟阋墙,都没好结果。
发生了这件事后,后燕士兵互相猜疑,无心恋战。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对燕国内的局势不了解,慕容宝决定还是先回去保住王位,以后再来收拾南郑。
十月二十五,后燕十万大军统帅、世子慕容宝下令烧掉所有船只,全军撤退,撤回后燕都城五原。
在黄河两岸对峙几个月,慕容宝知道南郑没有大船,根本不担心南郑能追过来;于是没设断后军队,大军慢条斯理的撤退着,跟林中散步一样慢悠悠的,更没搞什么急行军。
拓跋真看到慕容宝军队的撤离,直皱眉头,没搞懂慕容宝到底想干嘛。
慕容宝脑回路够清奇!一边撤退,打算回去拯救他的王位;一边却又让大军慢腾腾的前进。
正常操作模式不应该是率着大军急行回去吗?这才是确保王位不落他人之手的正确方法。真是奇葩一个!
不管怎样,后燕这么一走,南郑顿时松了口气,危机暂时解除了。
正当老百姓欢呼鼓舞时,南郑的将领们却在大将军的带领下,苦思冥想下一步,几日未出房门,只有源源不断的探子回报。
十一月初三,温度突然急剧下降,一股自北向南的寒流到了。一夜间黄河结了一层重重的冰层,严寒说来就来。
一夜没睡的朱苏早上起来,看到屋檐挂满了冰棱,视线所到之处,皆是冰雪覆盖;昨日还枯树残枝,今日就挂起了晶莹剔透的冰花。
寒风吹到身上,像是被刀割一样,痛不欲生。来往行人都换上了厚厚的冬装,穿的十分臃肿。
几日的苦思冥想顿时有了解决方案,豁然开朗。
这么冷的天,别人都窝在房内烤火不想出门,他则冒着冰雪严寒赶去了黄河边。
此时的黄河早已全面冰封,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颇为壮观。冰层十分厚重均匀,他跃到冰面走了几个来回,感觉异常扎实;又唤了几千人过来,在上面操练,冰层没有丝毫的开裂。
不由心中有数,真是老天爷助我南郑。
他匆匆找到拓跋真,提出趁此机会他要亲自带兵踏冰过河,追杀燕军,出其不意以除后患。
拓跋真自然支持:“不过孤有个条件,孤也要去,而且必须与大将军一队;如果大将军不同意孤去,那大将军你也不准去,换其他人领兵。”
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着朱苏,不漏过一丝表情。
听到这话,朱苏神色微怔。
过了好一会才道:“那臣也有个条件,主上您必须保证,出发后决不离开臣半步,必须时刻在臣的视线范围内。”
第六十九章
拓跋真求之不得,自然满口答应。
朱苏当即挑选了精兵二万骑,立马出发,且不带任何辎重。他和南郑王亲自引兵从黄河冰上过河。
南郑王和大将军的一马当先,后面的士兵气势如虹,一鼓作气通过了黄河天险。
这二万骑兵都是身经百战的,个个以一当十,对付后燕所谓的精英不在话下。
虽然后燕比他们出发的早,但是走的慢;而他们是急行军,昼夜兼行,两方距离越来越近。
后燕军队慢腾腾行至到涉水坡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地上无数尘沙,遮天蔽目。整个涉水坡的天色如同黑夜降临,伸手看不清五指。
军队里有名老和尚这几日一直忧心冲冲,见此情况发生,如雷轰顶,喃喃自语:“后燕劫数到了.....劫数到了!”旁边士兵听到了,以为他被吓傻了,嘲笑他个老秃驴还知道看天相。
他不与理会,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进见后燕统师:“统帅,这大风来势怪异,应是南郑部队追过来了,我们要加以防范啊!”
慕容宝并未当作事。后燕十万大军一路走来,都没卷起这种风沙;再说这个季节、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容易起风沙的地方。
一个自然现像而已,老和尚想多了。
,他耸耸肩:“这里离南郑都有三千多里路了,何况他们又没有船,怎么过的黄河?大师您老人家想多了,我们上次在黄河边不也是遭遇了狂风吗?”
“统帅,这次真的不一样,真的是南郑追过来的。我夜观星像,后燕在这里会有大难啊。”老和尚急道。
后燕统师:“......怎么可能?!”慕容宝认为他这是危言耸听,压根不理会,只是笑笑,继续喝他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