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的侍卫惊讶的看着,没想到统领居然还有一个如此风情万种的相好,立马起哄,问统领几时请他们喝酒。
女人脸红了,把头埋在朱苏肩颈里,吃吃的笑。
拓跋真差点又要把手中的杯子捏碎了,他认出了这个女人,正是拓跋艳。这么久没见,他差点把这个女人忘了。
贺祥也酸溜溜的,说话都心不在焉,一个劲朝那边瞟。朱苏受伤这么久,今天才见她出现,朱苏却依旧纵容着她,到底两人什么关系?他这个天天跑上跑下、大献殷勤的家伙,却难得朱苏一个笑脸。
随着那边起哄声越来越响,拓跋真的情绪崩不住了。他重重放下杯子,突乎其来的顿声,全场当即安静下来。
大家错愕的盯着王。
拓跋真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脸上挂着还算和煦的笑容:“那个,孤记得朱统领岁数不小了,也该成家了。孤的禁军统领哪能不成家?成了家才能立业。这段时间无事,孤正好给你们二人证婚。看看挑哪个日子成亲好....”
原来是这等好事,王要给统领证婚。下面跟了开了锅的水似的,马上又沸腾起来。
只有朱苏诧异的望着上座的王。拓跋真就是不看他,转头跟拓跋盛讨论成亲事宜。
拓跋盛刚成亲没多久,新娘子是他的青梅竹马,唤名云那,长的娇小可人。谈论婚事他正好有经验,说起来头头是道,云那也在一旁补充着。
朱苏眼里的光彩一点点暗下去,心中万般苦涩。
他拉着拓跋艳站了起来,一起向王道谢。
两人郎才女貌,分明就是天作之合,拓跋真更郁闷了。
朱苏从小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拓跋真曾经问过,朱苏不愿提及。于是婚礼流程照着女方拓跋部落的习俗来办,日子就定在正月十六,“放偷日”结束的第二天。
按照这边规距,结婚之前要去女方家多次求亲。拓跋艳的父母前年双双病故,于是堂兄拓跋盛做为她最亲近之人,接起了娘家人一职。
禁军护卫担任朱苏的家人,由孙涛为主,前去求亲。
遵守拓跋部落“多求则贵,少求则贱”的习惯,提亲次数越多,越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孙涛等人铆足劲儿,前前后后跑了八趟,礼物拉了一车又一车,最终才得到拓跋盛的首肯。
求亲达成协议后,朱苏带上各项礼物等到女家“下定”。拓跋盛则宴请亲友陪酒,表示正式定亲,接下来就是准备成亲。
说实话,朱苏对这次成亲是兴味索然,孙涛几次问他,全都是随便,压根没有做新郎的欢喜,一付淡漠的样子。反而南郑王很积极,隔三差五问准备的怎么样了。
到最后,孙涛干脆不问他,全去请示王了。
拓跋真算是一手操办了朱苏的婚事,所有布置都按他的喜好来弄的。
终于等到了成亲这一天。朱苏早早起来,穿上艳丽的拓跋长袍,腰扎彩带,脚蹬高筒皮靴,英气逼人。这套衣服也是拓跋真挑的,他觉的朱苏穿上这一套,一定很好看,果然帅气逼人。
朱苏带着孙涛等伴郎,一起前往新娘家里,向拓跋盛等新娘的家人逐一敬酒,并行跪拜礼。
在喧闹声中,却见拓跋盛一脸心事,喝酒时勉强干了一碗,就放下了,谁再来敬都坚决不再喝。
礼毕,拓跋盛这边并没有过多的刁难新郎。招待完中午的宴请后,就让他们接新娘了。一群姑娘簇拥着拓跋艳走了出来。做为今天的主角,拓跋艳穿着红白相间的拓跋服饰,将一席好身材彰显无疑,配上少女明媚之致的脸庞,令人赞不绝口;她身上挂满了宝石,走起路叮叮铛铛响个不停,青春亮丽气息迎面扑来。
第四十二章
周围年轻人眼睛直发亮,羡慕统领好福气。
新娘脸色也有些僵硬,没有常见的喜色,像个木头人由着他人摆布。
朱苏没有过多的兴奋,淡淡的扫了一眼,又把目光投向远处。拓跋盛把新娘抱上迎亲的彩车,本来这时候按照习俗,娘家人是要叮嘱新娘好好孝敬公婆,夫妻恩爱等话语的,可他一反常态并未说话。
朱苏骑马绕着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后,向周围人告辞。
拓跋盛等送亲者也翻身上马,与他们娶亲者一同起程前往朱苏的婚房。其实也不远,就是从贺兰部落的东头走到西头,直线距离一千多米左右。为了让大家都感受到这喜气,拓跋真让他们围着贺兰部落周边走了一趟,再去婚房。他们边走边向周边老百姓送礼物,一群小朋友跟在后面开开心心抢要,贺兰部落热闹非凡。
终于迎进了婚房,拓跋真坐在上座,拓跋盛和夫人云那坐在他右座,一个代表男方家人,一个代表女方家人,接受新人跪拜及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