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担心就是姚悦会突然恢复记忆,一旦恢复了记忆,那可是他后秦最大的敌人。甭到时一怒之下,反而来攻击后秦,后秦百年基业都会毁于一旦。
界时,他莫宏何有脸面对下面的列祖列宗。
他沉吟了一下,问道:“姚将军现在头还痛吗?”
“有的,隔三天左右就要发作一次,痛起来的时候就见他一遍遍敲头,有时还撞墙。”暗卫如实的回答。
莫宏还要细问,门口传来了声音:“姚将军到。”
“.....进来吧。”莫宏神色一正,暗卫知意,匆匆离去。
门被打开,姚悦背光站在门口,炽热的阳光将他的高大影子照的很长,几乎将莫宏遮住。
莫宏端着茶,身体后靠,若有所思的瞧着他。
御医说只要他大脑里淤血不化,就会一直失忆;但淤血有时也会自行吸收掉,所以他现在究竟想起多少?药物只能拖一时,拖不了一世。
所以还是要见好就收,赫连那个傻子,还闹着要攻到龙城去,真当他后秦是一群白痴,陪着他胡闹不成?!还好乌旦是个明白人。
将莫嵘嫁于他,其实也就是一个牵制。万一事败了,愿他念着莫嵘给他生的娃,还有留后秦一条生路。
其实天下人怕得不是大郑皇帝,而是他曾经的大将军朱苏。
就不知道大郑那个年轻的小皇帝,还能容得下朱苏这个反贼不?看前阵子,大郑皇帝为了找他,大动干戈,倒不像是外界传说的君臣不合。
大郑皇帝跟朱苏到底是什么关系?师生、亲信、男宠、相好的?
姚悦数次失踪,是去找那个郑国皇帝吗?他是想起了什么吗?
莫宏盯着姚悦,脑里转千百条思绪。
第九十二章
姚悦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从容的跪下:“属下治军不严,请世子惩处。”他戴着青铜面具,遮住了他的脸,也遮住了他的表情。
“不关你事,”莫宏轻笑着:“起来吧,姚将军,坐。这阵子辛苦了,把大郑议和书拿来看看。”
姚悦呈上手中的东西,他刚特意去取了,所以来晚了。
莫宏徐徐看过,沉默不语。他不说话,姚悦也不说话,两人安安静静坐着。
“药还有吗?”忽然莫宏问道。
“还有三颗。”
“噢,我这次又带了十几粒过来...能撑得过去,就不吃吧。凡药都有三分毒。”莫宏从袖子里拿出药,递给姚悦。
“谢世子,属下会注意的。”姚悦接过药,不冷不热的应答着。
“莫嵘到时快生时,你请几天假回去照看照看吧。”莫宏又道。
“属下会的。”
两人并无太多话说,说完这几句,又陷入了沉默。
好半天,才听见莫宏终于说到了正事:“姚将军,跟大郑议和有必要吗?”
姚悦话到嘴边,最后还是变成:“世子决定,属下听命。”
莫宏本想盯着他的脸仔细看表情的,但是戴着个青铜面具啥也看不到,整个人淡然的坐那里,若际若离,顿时索然无趣。
他在案桌那思虑半天,招来各位将领开会。结果出乎他的意料,竟然大多数人都反对继续攻打下去,觉得大郑提出的议和方案很好。尤其是奔干部落恨不得今天就签掉去,后秦将领也不愿再打了。
后秦军队过了多年的安稳日子,对行军打仗本来就没啥积极性,巴不得早日退军,回去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
奔干部落更是没有积极性,本来也占小便宜的主。
唯有离干部落的赫连勃勃几人,十分反对,一定要打进龙城,得到更多利益。可惜离干部落人少,起不了决定作用。
最终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同意撤军议和。但是大郑必须向联军每年进贡银两三万,绢二万匹,钱一万贯,茶一万斤,开设榷场互市。
长孙嵩等人知道后,又赶来联军军营,双方扯皮,又沸沸扬扬扯了几天,最终敲定大郑每年向联军进贡银两二万,绢一万二千匹,钱一万贯,茶一万斤,开设榷场互市。
等这些东西都送过来后,联军就马上撤军。
按照以往别国朝贡习惯,这些玩意本来可以分批送过来的,只要是年前送过来就可以了。但这次联军要求是两个月内全部送到,首批一万银两、五千匹绢、钱五千贯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到达,然后联军退军。
其余东西必须在余下二个月内全部送到,若是没送到,铜钱翻倍;若是四个月内没送到,那么不好意思,莫要怪联军不客气。
打仗打成这个结果,大家都不满意,但只能先这样了。
莫宏不满意。
但大部分将领都同意了,他也不好反对。他也渴望君临天下,但是他家后秦就没出过会打仗的人才。后秦立国百年,早已是文人当家,能守住疆土的将领都寥寥无已,更甭提开拓疆土的将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