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爷爷一边说着,一边感受颇深,以前他对自己到京都定居一事感觉还算一般,天子脚下是安定了,只是活着花的钱就比别处要多些,可这些年,他就越发庆幸能在京都生活,什么新消息都能第一时间听到,有什么好东西也能第一时间知晓。
甚至可以说,他现在身子之所以还能这般康健,都有好消息听多了的缘故在,每次感觉要熬不下的时候,就能听到有什么好东西出现,就对未来更加的有期待感,就又挣扎着活了下来。
也正是因为这些事,在得知朝廷公布的消息时,他才没有维持太久的痛苦,因为他相信朝廷会让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就算是有灾,也能扛住,自然,他也不希望孩子们失去信心。
随着陶爷爷的讲述,不少小孩子脸上的愁容也渐渐褪去。
皇帝听着陶爷爷的话,心底微微叹了口气,感觉自己对百姓还是有些看轻了,消息公布出来后,他一直担心百姓承受不住,却不承想百姓其实很坚韧的。
原本皇帝还打算等着老人回答完孩子的问题,他再过去问问的,可现在,皇帝觉得没有必要去问了,这话不可能只是老人安慰孩子的话语,也是对方的真心话。
皇帝回神,忽然发现周围站了不少人,心底微惊,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再定睛一看才发现这些人看向的人并不是他,而是坐在树下的老人,正认真听着对方讲话。
此时正好是陶爷爷讲完,众人连声叫好,夸赞他说得好。
“朝廷把这天灾一说,我这心里就一直没有个底,如今听老人家这么一说,才算是彻底安心了。”
“谁说不是呢,我也是日夜有些担忧,可今日想想看,还真要担忧一辈子吗?这担忧就能解决问题吗?还是要自强,好好干活才是正道。”
……
一行人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也悄无声息,而后一行人又去了城外,在村里又问了一些人。
不过村外问到的人就没有陶爷爷那般的口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可以影响其他人,可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要努力活下去,天灾可怕,可是朝廷是不会不管他们,他们也相信朝廷。
皇帝感受到了百姓对朝廷的信赖,尽管清楚这只是京都附近百姓是这般想的,或许离远一些,百姓的想法就会改变,或者说对朝廷没有这么信任,可也是深受感动。
邓元也是备受鼓舞,脸上的笑容根本压不住。
回到城内,裴清本以为自己就可以回府休息,只是等马车停下,他刚下车就发现马车不是停在谢府,而是到了宫门口。
“今日朕还有些事要问问你。”皇帝说道。
皇帝有事,裴清自然不可能走了,只能跟着一起进宫,跟着一起来的还有邓元。
等到了紫宸殿,裴清发现殿内的人不多,可一个个的都是身份重要得很的人,谢云煜赫然就在其中。
什么情况?
裴清有点惊讶,凑到了谢云煜身边,邓元看着裴清的举动,无奈地摇摇头,却也没有多管,径直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什么情况?”裴清轻声问,他有点好奇皇帝是想问什么,刚才喊他进来的时候只是说要问他,可也没有说要问什么。
谢云煜摇摇头,皇帝召人过来的时候也没有说要问什么。
皇帝去换了一身衣裳出来,看到裴清和谢云煜凑到一起去,看着格外亲热,忍不住笑了一下。
对于男子相恋,皇帝其实是有几分排斥的,只不过这事落到了裴清和谢云煜身上,皇帝又有些能接受,一来谢云煜一直孤身一人,他的标准已经从娶妻生子到对方能找个人就行,而裴清……
若是只论私情,他还是希望裴清可以娶妻生子,可身为皇帝,他不可能只论私情,而到了政治上,裴清和谢云煜相爱就算是一件好事了。
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群臣的注意中,顺着皇帝的视线,其他大臣也都看到了裴清和谢云煜的亲近,两人的恋情在这些大臣当中也不算什么秘密了,不管心底是抱着什么想法,看出皇帝的态度后,在场的人都态度相当的好。
因为说到底,他们看不惯也只是个人看不惯,私下可以表露出来,可面对皇帝还表露出来,那就有点不给面子了。
裴清也清楚这些人的善意是从何而来,不管对方的真实态度如何,起码如今的态度还不错,所以裴清也都一一笑着回应了过去。
“今日召集诸卿来,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朕许久。”皇帝正色道,“安朝,夏朝,在遇到小冰河期时,为何坚持的时间有长有短,两者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大盛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